伤感语录大全-伤心短句-伤感的句子说说心情短语-美句网

当前位置:美句网 > 经典句子 > 正文
作者:

论述陶行知119句优选

admin 2024-04-11 经典句子

简述陶行知的主要观点

1、陶行知的主要观点和贡献

(1)、讲堂|任苏民:落实立德树人——叶圣陶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3)、所以,课堂知识只是一个载体。像书本上的知识一样,尽管表达方式不一样,它是相对固定的。

(4)、②1932年,创办了山海工学团;首创“小先生制”,即“即导即传”,人人将自己的知识和所学文化随时随地传给别人,儿童是这一过程的主要承担者。

(5)、未来的世界,将在台下这些孩童们的手中塑造。

(6)、与会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们纷纷发言,表达了自己对先生的敬仰之情和参观研讨后的感悟。

(7)、(20河南简答)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8)、学校德育工作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

(9)、单项选择:中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是(   )。

(10)、“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传统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孤陋寡闻,而以社会为学校,使得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能力。“社会即学校”,还可以使被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同样也值得肯定。

(11)、我们可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简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

(12)、在生活中,陶行知时时践行着这种爱的精神。他对母亲、对妹妹、对妻子都表现出了无比珍视和淳朴的情感,他在写给妹妹陶文渼的信中说:“我本是中国的一个平民。无奈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渐渐的把我向外国的贵族方向转移。学校生活对于我的修养,固有不可磨灭的益处,但是,这种外国的贵族的风尚,却是很大的缺点。好在我的中国性、平民性是很丰富的;我的同事都说我是个‘最中国的留学生’。经过一番觉悟,我像黄河决了堤,向那中国的平民的路上奔流回来了。”他数次提及“劳谦君子,有终吉”,“劳谦君子万民服”的生命态度都可以理解为是他对生命真实性的一种追求与回归。

(13)、1914年,陶行知赴美国留学,先入伊利诺伊大学攻读市政学,次年获政治学硕士学位。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其间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对陶行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4)、*民主的教师,必须要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子学习。

(15)、③不管是教师的从做中教,还是学生的从做中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素质。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观点,可以说是他整个生活教育理论的目的与灵魂。

(16)、陶行知“四颗糖”处理打架事件的故事(案例)

(17)、提倡民主型、开放型、密切结合生活实际的新教育(微观教育)

(18)、*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

(19)、陶行知是中国创造教育的先驱,提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他认为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需要“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20)、首先要求教师与学生民主的平等相处,教学相长,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学生的特点,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陶行知曾这样提醒教师:“小孩子也是最伟大的先生。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如何让他们挥出小小的创造力、唯独肯拜人民与小孩为师的人,才能把自己打造成民主的教师,也只有肯拜人民与小孩为师的人,其民主作风才能自然而然的获得。”

2、论述陶行知

(1)、其另一命题“学校即社会”,所关注的主要是正规的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及个人生活的关系。他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论述“什么是学校”时指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儿童学习的过程实际就是他的生活过程,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内容,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做中学。

(2)、“教学做合一”,即“教的方法是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是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陶行知力推生活的教育作用,他指出,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相互矛盾斗争,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

(3)、(2015山东单项选择)被周恩来称为“一个无保留追随d的d外布尔什维克”的人民教育家是( )。A.徐特立B.蔡元培C.杨贤江D.陶行知

(4)、最后,生命教育还是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全身心状态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本身就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自然也是生命教育的方法。陶行知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主张改教、学、做办法为“教学做”办法,用教学法代替教授法,在思想上来个彻底的、原原本本的转变。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他对教学做方法进行了解释,认为“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5)、简答/论述(重师22/19/18/川师20/16/河南江苏云师深大吉师贵师/南师广师15/杭师湖师广师浙师华东/海师辽师22/19/华南22/16/华中22/深大/安师扬大21/18/杭师/山师海师20/19/18/16/陕师20/苏大天师20/东北贵师江苏宁波14/北师中央民族天师川师15/吉师22)

(6)、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在方法方面,它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在又一方面,它是生活的说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

(7)、“社会即学校”,要“把学校里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界中去”;

(8)、距离2023年考研还剩最后的11天!坚持就是胜利!

(9)、从个体生命到社会公民,是生命成长过程中意义的又一次升华。陶行知关于大众教育的教育思想中,反对把教育看成是少数人的教育,认为“新的大众教育则目的在于真正实现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人人生而平等,所以教育应该是大众的教育,而不是小众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和小众代大众办的民众教育、平民教育也是根本矛盾的,它从根本上是与民族大众的解放相联系的。因此,大众教育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教育,更是对社会大众和民族国家生命与前途的教育,其目的固然是提升个人的生命,但是更要解放民族大众的生命,为中华大众的解放而服务。所以,大众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为大众谋幸福的教育”。大众教育要“和民族解放运动联系起来,务使大众个个做民族解放运动的斗士”,这样“才不会陷入‘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泥淖之中。大众解放,中国才解放,中国要解放,就得求大众的解放”。人的发展最终要从自我走向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每一个个体生命成长为现代社会的共和国民。陶行知在解释工学团的工作时说,工学团就是“以大众的工作,养活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科学,明了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团结的力量,保护大众的生命”。

(10)、B.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延伸。陶行知认为既然“生活即教育”,那么“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教育理念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传统教育观念,从而形成了社会为学校,学校与生活混然为一体的崭新概念。

(11)、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出生于中国安徽歙县。1906年,15岁就读内地会传教士唐俊贤在歙县小北街兴办的崇一学堂,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1909年,陶行知考入美以美会在南京所办的汇文书院博习馆(即预科)。次年,汇文书院合并宏育书院更名金陵大学,从汇文书院预科升入金陵大学文科。曾任《金陵光》中文版主笔。1914年,陶行知从金陵大学毕业,毕业论文题为《共和精义》。全家从歙县迁南京,与汪纯宜结婚

(12)、①1927年,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首创“艺友制”,确立“生活即教育”思想,同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13)、陶行知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他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

(14)、陶行知(1891~1946),房名文清,后改为知行、行知,安徽款县人,杰出的人民教育家、大众诗人和坚定的民主战士。陶行知一生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毛泽东称颂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朱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周恩来称他为一个无保留追随d的d外布尔什维克”。

(15)、“社会即学校”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传统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孤陋寡闻,而以社会为学校,使得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能力。“社会即学校”,还可以使被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贯穿了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同样也值得肯定。

(16)、1931年春,陶行知回国,在上海先后创办“山海工学团”、“报童工学团”、“晨更工学团”、“流浪儿工学团”等。

(17)、如果说以上的生命发展观是就生命教育的长度而言的,那么这里我们所要论述的是陶行知对于生命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的观点。关于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点构成了陶行知全生命教育的思想主旨。

(18)、因此,生命教育一定是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教育。教师自身要身体力行,带头爱护生命、尊重生命;学生要在生活中树立生命意识,关爱所有的生命存在,提升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

(19)、此外,从做中教,还需要教师通过实践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陶行知在学生犯错时,往往不是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斥责,更不是加以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实际行动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错误,改正缺点。在育才学校,流传着一个“四块糖果”的故事,可以说是陶行知“从做中教”的教育经典。

(20)、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

3、简述陶行知的思想

(1)、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生命教育是在生活教育中展开的,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核心和基石。这一理论的创立既借鉴了杜威为代表的美国进步教育思想,也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更立足于中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的现实基础。因此,追求生命的自由解放、强调对生命的博爱、倡导知行合一的全身心状态的学习等自然成为开展生命教育实践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2)、*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3)、杜威把学校教育看作传承民主理想、民主经验的首要工具。他倡导把学校生活变成一种简化的社团生活形式,在这种社团生活的形式中,孩子们作为社团的一分子,平等的分享人类或种族继承下来的文化资源,并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的变革服务。陶行知的民主教育精神则主要体现在他生活教育思想的大众性上。其生活教育的最初目的即就是为普及国民教育,让社会大众人人都受教育。在他眼里,生活是大众的生活,生活教育就是大众的教育。他重视民主办学,强调教育公平,主张教育为大众服务。

(4)、“生活即教育”是浓缩在生活教育中的本质内核,是生活教育中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理论。它解决的是什么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究竟具备哪些特征的问题。它通过解读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确立了生活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明确提出教育是源于生活的教育,是通过生活进行的教育,是为了改造生活而进行的教育。它深刻揭示了生活教育的本质和主要特征,概括了生活教育的主要任务。作为生活教育最基本的理论,它不仅主导着生活教育运动的方向,而且支配着生活教育理论及实践的充实和发展。

(5)、所谓天志就是天有意志,天爱民,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

(6)、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书中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指明了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是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揭露了旧教育的反动本质,起到了教育理论上的启蒙作用。

(7)、“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尽管它在生活与教育的区别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生命教育的实质是人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必须有助于造就能思索、能建设的人。”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在于求真,学习贵在学做、学成一个真正的人。真正的人,他的生命首先是健康的,物质生命的存在是生命的第一要旨和保障,一切的教育和学习活动都要为着这个健康的生命服务,生命教育更是如此。为了生命的健康开展教育,这是生命发展的需要,也是生命教育的首要目的和原则。正如陶先生所说:“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的人。学以厚生则可;学以伤身是断乎不可的。”“最重要还是要用科学的卫生方法,好好的调节自己的身体,不使生病!”由此,在论述手脑并用,教人自立的时候,陶行知提出“整个的人”必须具有三种要素(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职业),首次明确提出“健康的身体”这一概念。

(9)、▲编制!正在报名!多省招聘教师5万人+!好工作别错过!

(10)、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陶行知则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发展终身教育,培养求知欲”的主张。他认为教育应与人民大众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习为生活,生活为学习,只要活着就要学习,要做到“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实际上,强调生活与教育的统即强调教育的延续性,也就蕴含了终身教育的理念。

(11)、“有教先学”即“以教人者教己”,或者说教人者先教自己。陶行知曾将“以教人者教己”作为晓庄师范学校的根本教育方法之要求教人者先将所教材料“弄得格外明白”,先做好学生。同时,教人者还要“为教而学”,即先明了所教对象为什么而学、要学什么、怎么学,“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

(12)、解析:×。“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做中学”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13)、《教育史ABC》(1928年)《新教育大纲》(1930年)等。

(14)、综上,个人认为,"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应该是悬在头上的一把标尺,对它的追求没有止境。

(15)、因此,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相辅相成。陶行知提示说:“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

(16)、陶行知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开拓和创造。他以人生要“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自励和勉人。他形象地在《三代》一首诗中写道:“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是说要从行动中获得知识,再用知识去指导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17)、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人们把课程、教本当做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当做课程和教本;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18)、C.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学说中最富有创造性的现代教育方法论之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原则的实施。其主要涵义是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

(19)、陶行知曾在演讲中提到:“死的教育,我们就索性把它埋下去,没有指望了!不死不活的教育,我们希望它渐渐地趋于活。活的教育,我们希望它更活!”活的教育“一定会尽其所能,前进不已。活的教育,正像鱼到水里鸟到树林里一样。……活的教育,好像在春光之下,受了滋养料似的,也就能一天进步似一天。换言之,就是一天新似一天。”在他看来,活的教育如同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一样,到处洋溢着生命的气息。在这次的演讲中,陶行知还第一次用英文给“活的教育”下了定义:Educationoflife,Educationbylife,Educationforlife。在一次演讲中,他进一步将“Lifeeducation”中的“Life”解释为,“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

(20)、现代德育工作的目标是要培养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对社会有用的人。适应社会是德育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德育工作的内容也因此拓展为包括社会生存交往能力、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健康的情感诸如理想、道德和责任感、同情心等多方面在内的社会生活教育。在社会生活教育方面,陶行知和杜威都强调“生活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事实上,“生活力”和“创造力”是人类永恒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生存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平等竞争意识和艰苦创业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独立学习、独立处理事务及信息的能力等,是学校德育造就人才的关键环节。

4、概述陶行知

(1)、■回复(教学设计)免费领取教学设计备考资料

(2)、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

(3)、“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4)、其次,生命教育以生命的自由与解放为基础。有生命的教育一定要使生命处于自由、自然的状态之中,解放一切对生命的束缚,使生命得到充分地舒展,焕发“活”的生机。陶行知所谓的“自由”是一种“出头处的自由”。他对中山先生之国家要自由、个人不要自由,团体可以自由、个人不能自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用树木的成长作比喻说:“如树木有长五尺长的,一丈长的,十丈长的;树的出头处,是要自由的。……我们人类的智愚贤不肖,也如树木有能长到十丈长的,也有只能长到五尺长的,这是天生成的。如果你嫌五尺太矮,要把它拔到一丈,它因为力量的不足,是要死的;如果你嫌一丈太高,要把它压到五尺,它因为受了过分的压制,也是要死的。”他在给友人写的对联中言,“在立脚点谋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可见,这种自由是一种个体之自由,解放之自由。从这点来说,有生命的教育与创造教育的精神是相一致的,他们都批判那种毫无精神的死的教育——“教员们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们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所以那种教育是死的教育,不是行动的教育”。从对“死教育”的批判和对“活教育”的希望出发,陶行知明确提出,教育应该是充满生命气息的教育,“活”就意味着充满生命的,生生不息的,而不是僵死的教育。

(5)、2 向“合格”看齐的教师,其终极目标,不是对领导负责,也不是对家长负责,而是对这一个个独立的,有血肉,有思想的新生命负责。

(6)、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大家,对中国教育影响深远,他的教育思想和典型事例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重要的客观题考点。

(7)、③1939年,为了收容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儿童,培养特殊才能的儿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8)、德育40年·盘点∣40件德育大事(政策版)

(9)、杨贤江致力于中国的青年教育,提出了“全人生指导”的青年教育思想。所谓“全人生指导”,就是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即不仅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时对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给以正确的指点和疏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完成的人”,以适社会改进之所用。

(10)、要提高生命质量,就要有活泼的生命,做一个活泼的人。在这个意义上,陶行知认为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要放弃对生命的束缚,解放儿童,解放生命。教育要解放儿童,就要解放儿童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空间和时间。要满足儿童的求知欲,不断扩大儿童的视野,尊重生命个体的成长。他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认为,以往的教育中“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因此,“我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陶行知认为,“现在一般的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们创造力了”。他提议把赶考的时间赶跑,给儿童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亲近大自然和社会,从而培养儿童对人生和生活的乐趣。

(11)、“教学做合一”,强调学做结合。“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本质论及核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范围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

(12)、而目前,我国德育工作整体上内容单薄,方法简单,教育者主要采用“说教”的形式,灌输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的抽象道德条文,学生在机械记忆时很难真正理解,更无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亟待从说教式向生活化转轨。

(13)、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主张以人类的生活作为教育内容,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

(14)、具体包括五个方面: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此题需全面把握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15)、从对生命的深刻认识到对生命价值的珍视,陶行知的生命教育思想有着广泛含义。生命的发展既包括生理生命的成长,更包括精神生命的升华,生命教育就是一个教人从“真人”不断成长为现代共和国民的过程。

(16)、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人民性和广泛性是非常强烈的。他为人民办教育,明确提出“生活教育要解放全人类”的理想。他所说的“爱满天下”就是解放全人类,他所说的“平民化”就是以工农为主体的人民性。

(17)、*不能用人的长处,便是自己的短处。希望你们能用人的长处,而又帮助人克服短处。

(18)、“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据他自述,正是“教学做合一”的形成,才使他的思想从“教育即生活”转变成了“生活即教育”,而晓庄师范的“基础就是立在这五个字上”的。这是由于“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都需借助它得到落实。

(19)、陶行知和杜威均强调了生活与教育相统一的教育思想。杜威认为:“我们必须认识到道德原理与其他力量一样在相同的意义上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内在于社区生活和个体的足以对付工作的结构之中……根据这种信心行事的老师将发现一切学科、每一种教学方法、学校生活中的所有事件都要孕育着道德可能性。”

(20)、第一线|王志刚:班主任应如何开发学校晨会课程?

5、简述陶行知的主要贡献和观点

(1)、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他对于我国教育的思想理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务。陶行知对于学前教育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基本理论,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教育即生活”的命题有两方面内涵:一是学校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特别是儿童生活,是儿童在活动中,在学校生活中得到满足和乐趣。二是通过教育创造一种高于现实生活的更加美好的生活,使社会生活更加完善,美好。杜威所倡导的就是要使学校生活成为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契合点,从而使教育既合乎儿童需要亦合乎社会需要,有益于儿童发展和社会改造。

(3)、要提高生命质量,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高质量的生命状态。陶行知认为,要做一个“真人”,要做一个思想独立、行动自由的人,这才符合国民的要求,也是高质量的生命状态。“要做个真正的国民,第一就要有国家的思想。没有思想的行动,叫做盲动;没有思想只管闷起头来跟人跑,叫做盲从。”

(4)、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看,过什么生活也便是在受什么教育。“过健康的生活便是在受健康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在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在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在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在受社会革命的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在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在受坏的教育……”

(5)、其次,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也就是说,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陶行知主张传统学校必须改造,改造的依据是社会的需要。“学校即社会”其实是一种“半开门”的改良主义主张,是把社会里的东西“拣选几样,缩小一下搬进学校里去”;“社会即学校”是拆除学校围墙,依据社会的需要、利用社会的力量、在社会中创建新型的学校,即把工厂、农村与学校、社会打成一片的学校。“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如果“学校不能运用社会的力量以谋进步,社会也没法吸收学校的力量以图改造”。学校与社会间存在着这样的一种“互济”作用,就教育角度而言,学校的改造尤显重要。

(6)、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源于生活,教育服务于生活,德育工作理应强化生活与教育统一的理念,从社会现实生活入手,以生动的、丰富的道德案例充实德育内容。生活中的内容是德育最丰富最有用的资源,具体、直观的生活情境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比如,父母、教师等成人的良好品质对青少年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而如果只灌输给学生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父母或教师却不注意自身行为的示范,这种道德教育很难奏效,学生的良好品性也很难形成。

(7)、在社会动荡的时代,陶行知立志把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的生命作为自己的志业。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人的生命始终是整个中国和中国教育的基础。生命不仅是教育的目的,而且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础。面对当时中国社会对人的生命的忽视和冷漠,陶行知在《中国的人命》一文中惊呼:“人的生命!你在中国是耗费得太多了。……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在陶行知看来,只有重视人的生命,把人命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追求自由世界和自由人格的目标才有希望,中国的教育才有出路。

(8)、*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9)、“生活即教育”是指生活含有对人的教育作用,教育促进生活之变化,教育随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生活是教育之本,生活是教育的途径,生活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10)、从生活纵向的发展来看,生活伴随着人生始终。“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陶兴知主张人们积极投入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和斗争中去选择和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

(11)、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段故事对家长和老师有所帮助和启发。陶行知先生某天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后,责令其到办公室。陶简单地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接着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给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校长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陶行知先生对“打架事件”的处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不是采取说教的方式,而是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抓住学生行为中的积极因素,采取“赏识”的策略,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

(12)、1 教育,其实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它的追求是没有终点的。而且你教的时间越久,越不敢自称有多合格。

(13)、(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现代教学方法论,其主要涵义是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题干中好先生不是教学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即教学生做,故符合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因此,选B。

(14)、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陶行知从育才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就采取了“从做中学”的新颖方式,给学校新人学的学生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从做中学,也体现为学生“有学有教”“即知即传”,自己在实践中学到本领,并且受教育的同时也教育别人。

(15)、陶行知也始终认为,德育本应源于生活,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应是构建德育大厦的基石,道德教育只有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陶行知先生所指的生活,实质上就是指处在主体间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满足需要、创造意义的过程。道德“不是生活中一个可以独立的因素,不但与生活的其它构成性因素不可分割,也不能从生活中剥离”人与生活不能分离,道德与生活不能分割,因此,道德可以而且应该在生活中养成。

(16)、当然,强调在实践中做,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生命教育,是有意义的、经过自我思考的、带有自我生命温度的教育,而不是一种盲行盲动。陶行知把“做”分为有意义的做与无意义的做,“人家怎样做,我也怎样做,而不求其所以然,便是无意义的做”。陶行知认为,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他在批评二元论哲学对劳心和劳力之人的阶级划分所导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现象时说,“劳力而不劳心,则一切动作都是囿于故常,不能开创新的途径;劳心而不劳力,则一切思想难免玄之又玄,不能印证于经验。……所以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能算是真正之做”。所有这些,都给生命教育实践提供了思想源泉。

(17)、(2017河南单项选择)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 )。A.教学做合一B.创新思维C.活动与发展D.要素启发

(18)、另一方面,他们都重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反对“生活自生活”、“教育自教育”的机械教育论,力求解决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力图把教育与生活统一起来。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教育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陶行知也主张,“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要让民众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生活即是教育,教育即是生活”。

(19)、(2)“社会即学校”,把学校里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界中去;

(20)、单项选择:中国第一所幼稚教育实验中心是(   )。

(1)、“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践行“行知合守正创新”的办馆宗旨,致力于“融汇仁智,思变求新,笃行致远”的为学之道,定期开设“知行大讲堂”。讲堂以专家讲学、学术对话、陶研风暴等方式,在“大先生”的引领下,推行创新的思想、前沿的学术、多元的文化和广博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思·悟”中涵养核心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实践,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是现代教育家()的名言。

(3)、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1935年,在中国共产d"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4)、(20湖北单项选择)“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这是近代教育家( )的名言。A.晏阳初B.陶行知C.陈鹤琴D.布卢姆

(5)、另一方面,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说明了教育对社会政治改造的作用,而他本人一生从事教育,就是在培养能够承担改造社会重任的人。教育不仅改造着社会生活,也改造着每个个人的生活,“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

(6)、“社会即学校”,要“把学校里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界中去”;

(7)、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体系,对中国幼儿教育的各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8)、感悟和提升,陶行知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新课程既要解放学生、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

(9)、周晓岚馆长在讲话中说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d的教育方针”。d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d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也在积极探索新时期下思政教育的新路径,更好地发挥纪念馆的育人功能。希望通过高校力量,在“大思政”理念的引领、“大思政”格局的构建方面有所突破。双方可多一些研讨交流,开展更多的师生活动,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10)、而且,生活教育理论的出发点也是对生命的改造。教育为了人民群众。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陶行知在中国提出生活教育,其主要的目的是要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因为生活即教育,是要解放人类的”。生活教育理论从创立开始就致力于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尤其是重视提高生命的质量、提升生命的意义。生活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两个转变:改变把人当作奴隶的教育;改变脱离生活实际的“死教育”。

(11)、*前进的小先生要有四种精神:追求真理;即知即传;联合起来;百折不回。

(12)、推荐|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第1~39批全名录

(13)、其次,“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陶行知批评传统教育历来把读书、听讲当成“知之始”,并以之为知识的唯一来源,习之既久,学生就“不肯行、不敢行、终于不能行,也就一无所知”。他认为,行(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

(14)、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

(15)、从认识生命的珍贵到作为人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升华,再到全生命教育,陶行知的生命观和生命教育思想蕴含丰富的内容,其中的很多观点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限于能力,本文也只是对此进行简要梳理,进一步地思考和研究还有待于将来。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在生活节奏加快、生命受到漠视、人生意义失落的现代社会中,整理和学习陶行知的生命教育思想,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普通社会公民都具有极为重要的警醒和指导意义。

(16)、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17)、*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8)、▲多地官宣!这些地区2020教师招聘笔试时间定了,安徽招教日程安排已公布!

(19)、生命在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发展是连续的、统一的。健康、活泼的生命,思想独立、行动自由的人,着眼于大众和民族的大众教育等,既是个体生命质量的提升和升华,也是生命教育层次和深度的递进。它们统一于完整的生命发展之中,构成陶行知生命观的重要内容,贯穿陶行知的生命教育实践,也启迪着今天的生命教育。

推荐句子
相关句子
热门句子


美句网,分享优美的伤感句子,这里为您准备了很多的伤感语录,伤感说说,伤感短句,伤感短语,伤感的句子说说心情,伤心的句子说说心情等美句大全!
Copyright 美句网 www.sonymi.com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蜀ICP备202201585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