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语录大全-伤心短句-伤感的句子说说心情短语-美句网

当前位置:美句网 > 经典句子 > 正文
作者:

姓郑的历史名人以及英雄事迹125句优选

admin 2023-10-18 经典句子

姓郑的名人历史名人

1、姓郑的历史名人加朝代

(1)、明朝时期,郑姓大约有1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1%,排在第十五位。浙江为郑姓第一大省,约占郑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仍集中于浙江、江西、福建,这三省郑姓大约占郑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苏、安徽等。中国郑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迁移,以浙江为中心的郑姓聚集区开始形成。

(2)、郑国,战国时期韩国卓越的水利专家,出生于韩国都城新郑(现在河南省新郑市)。成年后,郑国曾任韩国管理水利事务的水工(官名),参与过治理荥泽水患以及整修鸿沟之渠等水利工程。后来被韩王派去秦国修建水利工事,从而“疲秦”,而郑国渠修建之后,关中成为天下粮仓,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名。虽然郑国作为间谍不成功,但是作为一名卓越的水利专家,治理水患,改变了关中农业区的面貌,使八百里秦川成为富饶之乡。郑国渠和都江堰、灵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3)、郑光祖: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元曲四大家之一生创作颇多,代表作为《倩女离魂》,他被后人誉为“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优辈称‘郑老先生’”。

(4)、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字西谛,笔名有郭源新、落雪、ct等,出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训诂家。

(5)、作为3000年后的我们,当承前启后,继承郑氏的优良传统文化,弘扬郑氏祖训精神,团结所有郑姓宗亲,多联谊交流,为郑氏发展献策献计,培养后继人才再创郑氏辉煌。

(6)、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

(7)、回到杭州的丰子恺在西湖边的静江路(今“北山路”)租了一所平房,地处葛岭之下,与孤山隔湖相对,丰子恺为其取名“湖畔小屋”。因为相距很近,丰子恺常去楼外楼与朋友湖畔夜饮。一日,阔别十年的老友郑振铎来到杭州,丰子恺与其在楼外楼畅饮,一斤落肚还不算完,可见丰子恺的酒量,他们的下酒菜是酱鸭、酱肉、皮蛋、花生米、豆腐干等,有诗记载: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8)、生平甚无记载,只知他「为人方直」,不善与人交往,一生写过18种杂剧,其中《倩女离魂》(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着名。

(9)、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中兴五年),杀舜化贞及南诏家室,自立为王,国号大长和国。公元909年卒。

(10)、姓氏起源:司马是一个官职,西周时始调。后来,程伯休父官至司马,周宣王允许他以官职为姓,于是就有了司马氏。其它国家如春秋宋国、晋国等都有司马,以司马为姓。

(11)、主要名人:慕容廆,慕容垂,慕容冲,慕容永,慕容复(小说)等。

(12)、 常 玉 (1900年—1966年),本名常有书,四川顺庆(今南充市)人,近现代著名画家。常玉在艺术上坚持我行我素,追求精神自由,他经历大起大落,一生默默无闻、不被赏识;而今,西方公认他为世界级的绘画大家,被誉为“中国式的莫迪利阿尼”。

(13)、郑振铎(1898~1958):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原籍福建省长乐县,生在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

(14)、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游山东,封郑燮为书画史,郑燮自刻印章一枚:《乾隆东封书画史》。

(15)、1899年又依照孙中山的指示,与陈少白等在香港设立联络会d的机关。

(16)、郑光祖: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元曲四大家之一生创作颇多,代表作为《倩女离魂》,他被后人誉为“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优辈称‘郑老先生’”。

(17)、要说到最早红遍全球的大IP形象当然要属诞生于1928年11月18日的大耳朵米奇老鼠(英文名称:MickeyMouse)啦。

(18)、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19)、作家,文学史家,着名学者,字西谛,有郭源新丶宾芬等多个笔名,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之一。

(20)、满族改姓郑姓:满族济礼氏,亦称纪里氏,世居驽宜(今俄罗斯萨哈林岛)、长白山区、占尼河(今吉林梨树叶赫河支流)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郑氏。

2、姓郑的历史名人以及英雄事迹

(1)、郑之侨(1707―1784),字茂云,号东里,清·潮阳举练都金浦乡人,为郑氏金浦系十九世裔孙。雍正13年举人,乾隆2年(1737)进士,授江西铅山县令,兼弋阳县令,历升饶州府同知。

(2)、郑经(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字贤之丶元之,号式天,昵称「锦舍」,延平郡王,台湾的统治者,郑成功长子。

(3)、姓氏起源:夏侯,出自姒姓,以爵号为氏。周武王封夏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春秋时建立杞国。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杞简公的弟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为他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祖先又封为侯爵,于是称他为夏侯氏,其后代子孙因以夏侯为氏,称夏侯氏。

(4)、郑余庆(745年-820年),字居业,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唐朝宰相。

(5)、兴为东汉时期学者,对中国历史上的儒学进一步发扬,贡献巨大,世称“先郑”。

(6)、郑作民(1902-1940):抗日战争阵亡将领。新田高山村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淞沪抗战后,以战功晋升为第二军中将副军长兼第九师师长。

(7)、郑羲:与郑道昭父子皆北魏名臣、书法家,郑道昭更是与王羲之齐名的“北方书圣”,为魏碑的鼻祖。

(8)、中华姓氏最新排名!你排第几?前五大姓近4亿人

(9)、郑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诸侯崛起,竞相争雄。郑庄公继位后,首先安定国内局面,然后利用巧妙的外交战略和高超的军事谋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开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国进入了大国争霸时期。郑庄公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10)、郑樵:莆田(今属福建省)人,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史籍学家,一生著作丰富,其晚年所著《通志》是继《史记》后又一部伟大的通史著作,且颇具创见。

(11)、1948年秋天,全家已经迁入“湖畔小屋”的丰子恺为纪念与妻子的银婚纪念,带着全家到楼外楼聚餐,饭后丰子恺兴之所至,挥毫写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条幅,为楼外楼补壁。

(12)、宋亡隐居吴下(今江苏省苏州),坐必南向,岁时伏腊必向南野哭。

(13)、郑氏家人们文章底部可以留言了,记得留言喔!

(14)、郑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率兵抗击匈奴入侵,为汉始设西域都护之始。

(15)、郑氏族人倡导仁义爱民、尊师重孝、亲友和睦,家族文化经历住了淘沙长河的流转考验,时至今日仍木秀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郑氏祖训微言大义,一字千金,字字珠玉,更是为郑氏族人的齐家修身之良言警句,为郑氏的昌盛发达敦实了基础。

(16)、郑旭煜,(1914年—2002年)江西省瑞金市武阳镇罗石村人,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建国后历任北京市纠察总队政治委员,河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17)、分布:长孙姓望族居济阳(今山东省定陶西北,一说河南省兰封东北)。

(18)、遍注群经,乃为汉代集经学之大成者,世称「郑学」。

(19)、蒋介石害怕郑桂林再回师抗日,又于1933年6月11日,将其部队调天津马厂训练。同年7月23日,郑桂林巧旋妙计,组织全军起义。起义后投奔冯玉祥抗日同盟军不成。同年9月10日,参加吉鸿昌率领的抗日同盟军,暂编为第一师。

(20)、郑庄公继位后,首先安定国内局面,然后利用巧妙的外交战略和高超的军事谋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开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国进入了大国争霸时期。郑庄公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3、姓郑的历史名人的故事简介

(1)、参加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担任“先锋”(即敢死队员),随队进攻督署,勇敢顽强。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幸被同志救护脱险。

(2)、至唐末,中原南下福建移民,大批郑姓先民定居于福建,郑姓的中心开始在东南沿海形成。

(3)、1916年的一天,李叔同应邀到楼外楼参加爱国诗社“南社”的活动,参加者包括柳亚子、夏丏尊、马叙伦、苏曼殊等,名人雅士,高朋满座。因为当天之前参加了西泠印社成立十周年的活动,李叔同姗姗来迟,柳亚子就举杯上前作难,让他10分钟创作七言绝句一首,同时句句须带“春”字。李叔同绕场一圈,看看窗外山湖美景,就朗声吟诵“春风吃面薄于纱,春人装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在。”宴席结束回去以后,李叔同意犹未尽,将这首诗题名为《春游》并谱上曲子,成为李叔同诗词的代表作之一。

(4)、 宋神宗赵顼 (1048年—1085年),北宋第六位皇帝。神宗在即位之初,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在守旧势力的反对下,神宗虽然摇摆于新旧两d之间,但他维持新政、坚持变革的决心不变,确是宋朝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

(5)、郑玄:东汉北海高密(今属山东省)人,世称“后郑”,其潜心著述,遍注群经,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郑学”,在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上颇有贡献。

(6)、源自子姓。出自商王武丁之子子奠之后,子奠也称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为商朝一方国。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子姓郑国也随之灭亡,周人迁子姓郑人到渭水上游,约在今陕西宝鸡附近。

(7)、两天后,鲁迅在楼外楼回请郑奠、川岛、许钦文等友人,他高兴地说:“50多天前,我和广平结婚了。今天请饭,虽非喜酒,但也包含了这层意思。”大家鼓掌,向鲁迅和许广平表示祝贺。饭后,他们到虎跑喝茶、嬉水,据川岛回忆:虽然也常见鲁迅先生愉快地笑,但像游览杭州这次笑得那般快乐高兴,真是少见!

(8)、郑买嗣:(860-909)唐末五代初大长和国一世国王。郑回七世孙。初为南诏清平官,南诏王隆舜时官至侍中,南诏末代王舜化贞时为相。

(9)、但出生於日本九州平户藩,父为郑芝龙,母为日本田川氏,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小名福松。

(10)、中国十大名门望族,太牛了!很多姓氏都出自这里

(11)、他牺牲后,家乡立少愚乡,树少愚碑,并年年纪念不息。1981年11月27日渠县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12)、中华姓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宋朝百家姓上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谢邹 ”等排名。

(13)、郑国灭亡后,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等地,为纪念故国,郑国人相继改姓为郑,自此,郑姓诞生。

(14)、郑少愚(1911年-1942年):1934年毕业于杭州览桥航校,以总分名列第三。飞行技术第一而留校任教练。1939年升任大队长,在他任大队长两年中,共击落敌机40余架,打出世界空战水平,是以少胜多的典范。

(15)、郑泽:隋朝荥阳人,有学识,知钟律,考校大东钟律,著有《乐府歌辞》、《乐府声调》等。

(16)、在完成此书的基础上,制造了中国最早的一台测天望远镜。另著有《郑元甫札记》(手抄本)、《郑瀚香遗稿》(手抄本)、《安徽通志稿》有传。

(17)、郑振铎(1898年-1958年),生於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

(18)、唐代绛州翼城(今山西省翼城东)人,出身微贱。

(19)、姓氏来源:源于身份,出自两周时期各诸侯国王族的后裔,属于以贵胄身份称谓为氏。春秋时期,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多喜欢称公。按照周朝制度,国君一般由嫡长子继位,即位前称为太子,其他的儿子便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他们的后代便有不少人便以公孙为姓,因此,公孙并非一族一姓的后人。

(20)、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到东北抗日救国会请战,他被任命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一军团第四十八路军司令(后为第五路抗日义勇军司令)接受委任后,在辽西组织了万人抗日队伍,转战于热辽一带,先后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

4、姓郑的名人有谁

(1)、郑伯奇:电影剧作家、文艺理论家,左翼文学运动开创者之一。代表作品有《泰山鸿毛》《华山艳史》《女儿经》《到西北去》等。1895年6月11日出生于陕西长安,1979年1月25日去世。

(2)、当时郑国处于晋楚两强之间,国内强族交讧,兵革频临。子产为政,内修法度,宽猛相济,安抚百姓,抑制强宗,保持国内政局长期稳定;外应诸侯,周旋于列强之间,卑亢得宜,数以辞令折服强敌,使郑国免遭兵革之祸。

(3)、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

(4)、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

(5)、据《鲁迅日记》记载,7月13日中午,许广平的老师郑奠教授邀请鲁迅、许广平、川岛(鲁迅学生)等人前往楼外楼用餐。鲁迅先生幽默地对郑奠说,“真想不到一个姓蒋的介石通缉我,一个姓郑的介石(郑奠字‘介石’)请我吃楼外楼,还让我坐上席。一字之差,相差何其之大。”饭后,郑奠教授拉开皮包,拿出一条高级香烟。鲁迅见了说,“你买介高档的烟,太破费了,其实,我是吸普通烟的人,高档烟我买不起,也吃不惯,犹如牛吃薄荷不知其味。”

(6)、郑众:郑吉之子,为东汉经学家,曾任大司农,通晓《易》、《诗》等经学。

(7)、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8)、姓氏起源:源于上古伏羲氏,属于以自然现象为氏。伏羲裔孙其族人世代执掌东方青阳令。他的后代子孙遂以东方命姓,称东方氏。

(9)、郑板桥:(1693-1765),即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

(10)、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11)、秦王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工程进程中被秦察觉此意图欲杀之,他说渠凿成亦秦利,因得继续施工,终于完成。

(12)、永乐二年(1404年),郑和因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13)、郑余庆出身于荥阳郑氏北祖小白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入严震幕府,历任山南西道从事、殿中侍御史、兵部员外郎、库部郎中、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后以中书侍郎之职拜相,授同平章事,不久被贬为郴州司马。

(14)、同行的日本记者给当时在楼外楼前用餐的芥川拍了两张照片,1927年芥川龙之介自杀后,家属将这两张照片捐赠给了东京近代文学馆收藏,照片中他身后的楼外楼只露出店面一角,还可以看见店门里挂着“包办宴席”的广告牌,这是楼外楼收集到的最早的店貌历史照片。

(15)、郑午昌: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代表作品有《中国画学全史》《石涛画语录释义》《画余百绝》《中国美术史》等。1894年2月24日出生于浙江嵊县,1952年7月15日去世。

(16)、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郑姓历代名人494名,占总名人数的0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五位;郑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31%,排在第十二位;郑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23%,排在第十八位;郑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99%,排在第二十二位。

(17)、郑玄:东汉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世称“后郑”,其潜心著述,遍注群经,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郑学”,在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上颇有贡献。

(18)、郑成功:福建南安人,明末名将,被赐姓“朱”,曾英勇抗击清军,在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被尊称为“国姓爷”。

(19)、同年10月,吉鸿昌、方振武、汤玉麟、郑桂林四部联合,抗日同盟军改为抗日讨棘军。兵分方、吉和汤、郑两路,到长城外抗击日寇。在日蒋围剿下,吉鸿昌失败。

(20)、郑氏族人倡导仁义爱民、尊师重孝、亲友和睦,家族文化经历住了淘沙长河的流转考验,时至今日仍木秀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郑氏祖训微言大义,一字千金,字字珠玉,更是为郑氏族人的齐家修身之良言警句,为郑氏的昌盛发达敦实了基础。

5、姓郑的历史名人的来历

(1)、徐志摩生于浙江海宁,这位生性浪漫的诗人因为经常流连于西湖和楼外楼,说自己也算是“杭州人”了。

(2)、郑复光(1780—约1853):清代著名科学家。字元甫、瀚香,安徽歙县人。精通数学、物理与机械制造。1846年写成《镜镜冷痴》5卷,集当时中西光学知识大成。

(3)、郑观应(1842年—1922年),原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广东香山(今中山)三乡雍陌人。

(4)、姓氏起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后裔鲜卑族拓跋(亦称托跋)部拓跋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源于改姓,出自西汉李氏之后李穆改为拓跋氏,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5)、兴为东汉时期学者,对中国历史上的儒学进一步发扬,贡献巨大,世称“先郑”。

(6)、 郑 樵:南宋史学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作。

(7)、郑芝龙(1604年-1662年),号飞黄,小名一官,有飞虹将军的称号,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乡人,明朝末年以中国南部及日本等地为活跃舞台的商人兼海盗,以所经营的武装海商集团:一官d着称,发迹於日本平户藩,为台湾郑氏王朝开创者郑成功的父亲。

(8)、在景美室雅的楼外楼餐厅,鲁迅一行品尝了西湖醋鱼、叫化鸡等菜,许广平问餐厅侍应生:“西湖醋鱼有几种?”侍应生回答,“只有一种,但有大、中、小之分。”在品尝的菜肴中,最受鲁迅赞赏的是一道“虾子烧鞭笋”。

(9)、郑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专家。

(10)、殉国后,国民政府追授其为陆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表彰其爱国献身精神,于1983年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11)、叔詹面不改色,请求让他说完话后再杀。晋侯应允,叔詹说,以前他曾对郑伯说,晋公子贤明,将来在诸侯中一定很有威望。现在郑国面临大祸,郑伯不愿让他往见晋侯,但他引用“主辱臣死”之古训,自愿请求被杀,来挽救满城大难。

(12)、生于富阳的郁达夫曾在杭州就读中学,1933年,为躲避当局对进步文化人的迫害,37岁的郁达夫举家迁居杭州,后来在杭州大学路上购地建造了由自己设计的“风雨茅庐”。

(13)、 迭戈·阿曼多·马拉多纳 (DiegoArmandoMaradona),1960年生于阿根廷,著名足球运动员、教练员,司职中前场。马拉多纳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他不仅拥有南美球员精准的脚法和极其娴熟的带球技术,大局观也非常出色,在任何一支球队,他都是绝对灵魂,可以将球队整体盘活。

(14)、1921年3月,受日本大阪每日新闻社的委派,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来中国采访游历,当时29岁的他已是被誉为日本“现代文坛第一人”的“新兴文艺代表作家”。

(15)、分布地区:如今在北京、上海、山东等地,还有极少数量的西门氏族人零星分布。

(16)、分布:如今在河北、陕西、北京、浙江、四川、台湾等地有少量分布。目前宇文姓人口排名第551位,人口约1万人。

(17)、郑买嗣(?—909年),汉人郑回七世孙,世为南诏清平官(即宰相)。郑买嗣曾为南诏重臣。乾宁四年(897年),郑买嗣指使杨登杀死南诏王隆舜,天复二年(902年),郑买嗣起兵杀死隆舜之子舜化贞及南诏王族八百余人,灭亡南诏,建立大长和国。

(18)、次年,西周王室发生了“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

(19)、在杭州的居住游览经历,让郁达夫写下了不少有关杭州人情风物的作品。早在1917年,年轻的他就有《西湖杂咏》三首,郁达夫是爱酒文人,其中一首写道:“但凭极贱杭州酒,烂醉西泠岳墓前。”关于郁达夫醉酒的故事,“江南第一美女”郁达夫夫人王映霞曾讲述,寒冬腊月的一天,达夫与友人同去吃饭深夜不归,王映霞通宵不能安眠,直到黎明时听到紧急叩门声,一个陌生人扶着满身冰雪的达夫进入屋内,原来他醉倒街头拥着冰雪睡了半夜……

(20)、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郑国,远祖为郑桓公。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灭亡后,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等地,为纪念故国,郑国人相继改姓为郑,自此,郑姓诞生。

(1)、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可以看到,郑氏一族历经数千年的沧桑,依然熠熠生辉,郑氏家族名人辈出,人才济济。

(2)、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

(3)、正史上贬多于褒,现代的史学工作者也有争议。

(4)、郑桂林(1889年-1933年11月20日):出生于吉林省双阳县二道湾子。1919年考入北平私立朝阳大学。1921年回乡。不久参加东北军第七旅,被抽调到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任东北军第十三旅六三七团作战参谋。

(5)、姓氏起源:以官名为氏。西周、春秋时有太史(太史令、太史丞)官。其后代以祖上官职“太史”衔为姓,称太史氏。西周时,周文王的孙子胡于蔡,又称蔡仲,其后人有的以太史为氏。

(6)、子产墓位于新郑市西南17公里陉山顶上,墓冢高约5米、周长约50米。据《新郑县志》载:“子产墓累石为方坟,东有庙”。

(7)、一个春雨蒙蒙的日子,周恩来总理轻车简从步行到燕南寄庐看望盖叫天,让老人十分感动。1960年12月,周恩来、贺龙陪外宾来杭时,在楼外楼接见了盖叫天,并一起谈论戏曲艺术,这张与总理亲切交谈的照片至今还张挂在百年老店楼外楼中。

(8)、1152年,新任同安主簿朱熹上山拜见郑樵,郑樵仅用「豆腐丶白盐丶白姜丶荞头」相待,两人谈诗论文三天三夜;下山时,朱熹的书童对此颇有微词,朱熹却说:「此『四白』乃山珍海味齐全也」。

(9)、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10)、1895年初参与筹建兴中会总部的工作,分担组织武装力量的重任。不久,随孙中山等人回到广州,建立兴中会分会,协调各方力量。

(11)、后来,一些哈尼族人在与汉族的交往中,受汉文化的影响,也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汉字“郑”,成为哈尼族郑氏的新成员。

(12)、主要名人:公孙轩辕(黄帝),公孙鞅(商鞅),公孙度,公孙瓒,公孙渊等。

(13)、板桥先世,三代都是读书人,曾祖新万,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廪(lin)生。1693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于兴化城东门古板桥。

(14)、元代着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丶马致远丶白朴齐名。

(15)、子郑众为东汉经学家,曾任大司农,通晓《易》、《诗》等经学。

(16)、署广西柳州府知府,湖南宝庆(今邵阳市)知府,山东济东泰武道员,湖广安襄郧兵备道(今湖北之安陆、襄阳、郧阳三地区,当时各为府)。致仕后家居近20年。其府第今存。

(17)、前246年为秦筑渠(韩水)三百里,号称「郑国渠」。

(18)、郑道昭:荥阳开封人,北魏书圣,曾任国子祭酒,工文词书法,其书法笔力雄健,兼有隶意,被后人推崇为“魏碑之宗”。

(19)、郑桓公(?-前771年),姬姓,郑氏,名友(受封前称王子友),周厉王姬胡少子,周宣王姬静异母弟,周朝诸侯国郑国第一位第一任君主,前806年―前771年在位。

(20)、分布:呼延复姓望族居安定(现在宁夏省固原县)、新蔡(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地区)。今山西省的平遥市、屯留县,陕西省的西安市长安区、延安市延长县、榆林市、等地,均有呼延氏族人分布。

(1)、郑樵著述有80余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遗文,其中《通志》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2)、五洲开幕式|妙哉·瑞鼠迎春——宋柏松2020庚子年中国生肖新作展

(3)、《志摩日记》中,记载了1918年9月29日中秋夜徐志摩和胡适之等友人到楼外楼饮酒赏月的情景:“我们在清华开了房间后,立即坐车到楼外楼去。吃得很饱,喝得很畅,桂花栗子已经过时,香味和糯性都没有了。到9点模样,她(‘月亮’)到底从云阵里奋战了出来,满身挂着胜利的彩霞,我在楼窗上靠出去望见湖光渐渐地由黑转青,清中透白,东南角上已经开朗,喜得我大叫起来。我抵拼喝他一个醉,回到梦里去访中秋,寻团圆——梦里是什么都有的。”

(4)、郑 羲:与郑道昭父子皆北魏名臣、书法家,郑道昭更是与王羲之齐名的“北方书圣”,为魏碑的鼻祖。

(5)、曾助秦国修成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使秦沃野千里,国力更加强盛。

推荐句子
相关句子
热门句子


美句网,分享优美的伤感句子,这里为您准备了很多的伤感语录,伤感说说,伤感短句,伤感短语,伤感的句子说说心情,伤心的句子说说心情等美句大全!
Copyright 美句网 www.sonymi.com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蜀ICP备202201585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