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骊姬之乱【简短97句】
admin 2024-02-03 句子大全 ℃ -
一、骊姬之乱
1、晋献公发现自己的三个儿子心怀不轨,似乎在暗中培植党羽,有取自己而代之的意图。老爹玩了一辈子的阴谋诡计,儿子那点小心机,在他眼中还嫩得很。即位第十二年的时候,献公的宠妾骊姬生下了第四个儿子,这给了他一个重新立太子的机会。于是献公借口边疆需要人镇守,将申生、重耳和夷吾调离都城,趁他们羽翼尚未丰满,让他们远离权力的中心地带。
2、申生自杀,重耳、夷吾出逃。这时正是晋国二次伐虢、灭虞的时候,晋国还在发展中,骊姬之乱的影响到献公死后才表现出来。公元前651年,晋献公病逝,在他去世前托孤于大夫荀息。后荀息扶立奚齐为君,但此时晋国国内对新君的意见并不统同年十月中大夫克里联合大夫丕郑率兵将奚齐杀死,十一月又杀死卓子并鞭杀了骊姬。在外逃亡的重耳、夷吾两位公子,在不同的政治派别的拥护下匆匆赶回晋国,因夷吾得到了秦国的支持最终继承大统,就是晋惠公。至此,骊姬之乱也告一段落了,但对正在崛起的晋国却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3、这个……难道晋献公是先天性的嗅觉味觉丧失?导演,咱们出来聊聊好么!这段情节我实在编不下去了!
4、谢谢邀请!先介绍一下两位“红颜”:
5、作为古代君王的孩子,从小在后宫长大,通常是由各自的母亲抚养,由此可见,三兄弟的性格特点和他们的母亲从小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息息相关。
6、(18)新城:指曲沃。
7、某年冬天祭祀晋武公祖庙的时候,晋献公说自己病了不参与祭祀,让骊姬生的儿子奚齐去主持祭祀活动。(蒸于武公,公称疾不与,使奚齐莅事。)
8、至于太子申生的反应,我是一个大写的服字。事情发生以后,有人劝告太子,说你一定要为自己辩解啊,得相信献公相信法律,更何况他是你爹,一定会明辨是非的。没想到太子说了这样一番话:“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意思就是说,我爹年纪大了,没有骊姬活不下去,我要是辩解的话,要是我爹怪罪起骊姬怎么办,他老人家可离不开骊姬呀……
9、《国语》里面的那些对话,都特么的是胡编乱造的啊!
10、众所周知,晋献公临终前曾托孤荀息,要他辅佐骊姬的儿子奚齐。
11、晋献公继位后,回顾往事,深感公族争立为晋国留下的创伤,所以他为了消除公族逼君的忧患,深刻地认识到任用异姓比任用同宗公族更有利于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晋献公采纳大臣士蒍“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谋略,准备灭掉当时有一定势力的桓叔、庄伯的群公子,以绝后患。献公先把在群公子中比较有影响的富子赶出绛城,造成了众公子群龙无首的局面。士蒍又巧施计谋,让众公子自相残杀,除掉了游氏的两个儿子,后又除掉了整个游氏家族。灭掉游氏之后,献公把群公子全部迁居到聚邑(今山西省绛县东南十里之车箱城),不久便将他们全部处死。这是晋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消灭公族的事件,从此以后,晋国开始成为一个没有公族的国家。
12、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13、想当年,《甄嬛传》播出的时候,就有网友吐槽,说历史上的雍正帝心狠手辣,足智多谋,杀大臣的时候,眼皮都不会抬一抬。这样的狠角色,竟然被后宫的几个女人玩得团团转,还被结结实实地戴了几顶绿帽子,活脱脱一个老年痴呆早期病患。这也实在太低估雍正的智商了吧?《左传》里对于“骊姬之乱”的记录,也有同样的问题。
14、骊姬没有就此罢手,接着又把狠毒的目光转向了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与夷吾,又对晋献公吹枕边风,说重耳和夷吾都不老实,都知道申生的阴谋,但就是不对他这个老爸坦言。
15、周朝的继承制度,是“嫡长子继承”,继承顺序依次是:嫡长子、嫡长孙、嫡幼子、庶长子、庶幼子。太子申生是嫡长子,也就是法定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自然不需提。申生的母亲齐姜早逝,没有留下别的子嗣,申生也没有孩子,所以申生之后的第二继承人,是庶长子重耳,重耳之后,是庶次子夷吾,夷吾之后的第四顺位,才是骊姬的儿子奚齐。
16、“父亲派我去讨伐东山,不是喜欢我,而是想测试我的能力。所以赐给我偏衣,又给我军权让我统领军队。(君之使我,非欢也,抑欲测吾心也。是故赐我奇服,而告我权。)
17、表面上骊姬是个柔弱的女子,晋献公是一国之君,但实际上在这场权利的游戏当中,晋献公被骊姬玩弄于股掌之中而不自知,这就印证了道家的一句话,四两拨千斤,柔弱胜刚强。
18、(10)大子:太子,指申生。
19、周天子os:寡人才不是贪图金银财宝才同意的哼╭(╯^╰)╮
20、韦昭对偏衣的注解是:偏,半也;分身之半以授太子。说晋献公用偏衣表示把自己的衣服分了一半给太子,意思是将自己晋国国君一半的权力授予太子申生。
二、晋献公骊姬之乱
1、此后,晋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国势每况愈下,20年后,直到重耳回国执政,晋国的国力才慢慢得到恢复,史称晋文公,是继齐桓公之后的“春秋五霸”之一。骊姬图谋晋国江山的野心遂告破灭,最后投井自尽,也有人说是被人用鞭子活活抽死。
2、献公的六位夫人中,除了齐姜,其他五位都是姬姓。献公的这些反常规举动,曾被其他诸侯讥笑嘲讽,而他却义无反顾,这充分反映了他的叛逆创新的性格。
3、一场后宫之乱,让原本平静的晋国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当中。
4、骊姬是骊戎的公主,晋献公攻打骊戎的时候,骊戎为了求和,将骊姬献给了晋献公,自打骊姬入宫之后,其他人就排不上号了,这晋献公对骊姬那可谓是独宠啊,这自然是因为骊姬的美貌,想那后宫美女肯定不少,但是骊姬能够将晋献公迷得如此境地,那美貌是有多逆天。不过关于骊姬,讨论的最多的不是美貌,而是她祸乱晋国。
5、公子夷吾继位后,史称“晋惠公”。表面上看,晋惠公外有诸国拥戴,内有强臣辅佐,似乎他成了这场夺嫡之战的最终赢家。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要坐稳一个国家,登基继位只是第一步。
6、在晋献公的六位妻子中就有四位是戎女,而同“非我族类”的戎狄通婚,不仅造成了种族血缘的混合,而且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不但直接引起民族语言和生活习俗的变化,而且还引发了强烈的政治辐射作用,也极大地影响了以后历代晋国君臣的婚姻,他们或是纳戎女为妻,或是嫁女于戎狄首领。如晋文公重耳不但为戎女所生,在流亡期间娶了戎女,晋成公将女儿嫁给赤狄潞子婴儿。
7、当然,骊姬的儿子继位之后,也没过几天安稳日子——确实没过几天。史书记载,骊姬与晋献公之子奚齐即位仅仅数日,大臣里克就杀死了骊姬,处死奚齐,迎回夷吾。是为晋惠公。这是《左传》上的记载。
8、你想想看,周朝时期的史书,《竹书纪年》也好,《春秋》也好,几乎都是各国的编年史,只记录了各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到了《左传》,左丘明根据史料,给重大事件加上了经过和细节。《史记》中,太史公靠一支通神的妙笔,写活了无数历史人物,但后世的学者,对他的批评也不在少数——唐代的大学者刘知几就批评司马迁,说他有时候竟然将传说当成史料记录,流毒不浅。
9、3838438,你好:1627年丁卯(我国明朝天启七年,朝鲜国仁祖五年,后金国天聪元年)正月初后金国皇太极以朝鲜“助南朝兵马侵伐我国”、“窝藏毛文龙”、“招我逃民偷我地方”、“先汗归天……无一人吊贺”四项罪名,对朝鲜宣战。先后攻占安州、平壤,至中和地域才停止前进,驻营安扎。此时朝鲜国君仁祖已逃往江华岛,并命使臣到后金营中投书求和。双方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朝鲜迫于后金的军事压力,基本上答应了后金提出的入质纳贡、去明年号、结盟宣约为兄弟之国等要求,这次入侵,在朝鲜历史上被称为“丁卯胡乱”或者“丁卯虏乱”,也就是“丁卯之乱”。仅供参考。
10、献公已经足够给申生这个蠢材面子了,屡次三番的暗示,就是告诉他,快跑吧,离开这个国家,永远不要再露面,否则我迟早要废黜了你,让你连命都保不住。但也不知是因为他手下的谋士都是蠢货,还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个蠢货,他竟然无视了所有暗示。献公将此视为一种挑衅。
11、夏姬在春秋时期活动时间长,活动范围大,造成恶果多,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国君、大将个个不得好死。她所到的诸侯国,到一处祸害一处。郑国、陈国、晋国、楚国全都受到她的危害,几十年民不聊生。夏姬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玉面杀手”,史学家司马迁对“红颜祸水”的解读,便是拿夏姬为例子告诫后人。
12、然始终认为,就像商朝灭亡不能完全甩锅妲己,西周颠覆不能全怪褒姒不爱笑,同样的,骊姬之乱并不能归咎于骊姬你太美。
13、以上是服虔对偏衣的理解,三国时期研读《国语》的大神韦昭,表达了不同的意见。
14、托孤失败的第一个原因便是荀息的“愚忠”。
15、夏姬自己放荡就算了,关键是你得照顾一下长大的儿子的感受吧?虽然夏征舒早产,不知道谁的种,但是毕竟是夏姬的骨血啊!当着儿子的面和别的男人胡搞,还拿儿子开玩笑,儿子长大了,也是有血性的,结果儿子弑君,导致儿子被“车裂”惨死。当夏姬看到儿子被五马分尸时,不知道心里痛不痛?
16、里克迎立夷吾,夷吾求助秦国,被秦国护送回国即位,是为晋惠公。
17、《春秋公羊传·鲁闵公元年》里说出了原因: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18、虽然这19年很辛酸,但对以前一直养尊处优的重耳来说,却经历了种种坎坷、磨难,心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贵公子成熟了许多,开始伺机而动。
19、趁申生回京述职的机会,骊姬邀他一同道花园赏花。二人正走着,忽然从前面飞来一些蜜蜂,围着骊姬不停地飞动。申生怕后娘被蜇,自己承担不起这个罪责,便走过去撩起宽大的衣袖为她驱赶蜜蜂,这个情景被躲在山石后面的晋献公看见了。他老眼昏花,以为申生在摸骊姬,便出来加以阻止。骊姬便趁势跪到晋献公身旁,说申生想非礼她。
20、又故意说,别急别急,别变质了吧,先给狗尝尝吧。
三、骊姬之乱原文及翻译
1、申生依旧打算做好儿子,保持对君父的遵从和孝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等待命运的安排。(太子曰:“······孝、敬、忠、贞,君父之所安也。弃安而图,远于孝矣,吾其止也。”)
2、(21)被:蒙受,带着。此名:指杀父的罪名。
3、晋献公托孤荀息,为何失败了?
4、晚年的献公已经无力控制大臣们的四分五裂,大臣们有的隶属于夷吾,有的跟从重耳,但无论跟谁,都要好过跟从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那句预言成了真:人们不会在乎这个君王是如何当上的,他们只在乎这个君王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
5、申生是晋献公与齐姜(原献公父武公的小夫人)的儿子,心地善良,唯父是从,实质上就是一个很好欺负的软蛋。申生性格上的弱点,让骊姬钻了空子。
6、 “祸”亲人
7、骊姬的哭泣宣告了太子申生生命的终结,也宣告了晋国的一段混乱时代即将到来。
8、显然以晋献公的身份地位,必然要“为尊者讳”,记录骊姬之乱事件的人,必然也是晋献公身边的熟人,又要“为亲者讳”。
9、(8)薰:香草。莸(you):臭草。
10、晋献公娶于贾,无子。烝于齐姜,生秦穆夫人及大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犬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晋伐骊戎,骊戎男女以骊姬。归生奚齐。其娣生卓子。骊姬嬖,欲立其子,赂外嬖梁与东关嬖使言于公曰:“曲沃,君之宗也。蒲与二屈,君之疆也。不可以无主。宗邑无主则民不威,疆埸无主则启戎心。戎之生心,民慢其政,国之患也。若使大子主曲沃,而重耳、夷吾主蒲与屈,则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君伐。”使俱曰:“狄之广莫,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晋侯说之。夏,使大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群公子皆鄙,唯二姬之子在绛。二五卒与骊姬谮群公子而立奚齐,晋人谓之二五耦。《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11、狐突叹了口气说到(《左传·闵公二年》狐突叹曰):
12、更何况晋献公上位后,还亲手血洗了自己叔叔们的儿子们。
13、(此段内文言文出自《国语·晋语》)
14、古代一般不会选择冬天出兵。春秋时期各国的军队不像现在的常备兵力,春秋时期的士兵平时种地,战时才召集起来打仗。
15、春秋年代的散文作品。出自《春秋左传》,作者不详。描写了僖公六年在晋国发生的骊姬乱政的事。骊姬(春秋),陕西临潼人,本是骊戎首领的女儿,公元前672年,被晋献公虏入晋国成为献公的妃子,她使计离间了献公与申生、重耳、夷吾父子兄弟之间的感情,并设计杀死了太子。
16、(13)胙(zuo):祭祀时用的酒肉。
17、(2)卜:用龟甲占卜。
18、晋献公说:给我按照蓍草办!
19、同样的,“骊姬之乱”的故事里,被她蒙蔽的是晋献公,被她逼着在外流亡的,是晋惠公和晋文公,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阴谋家。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出骊姬这个女人的厉害。如果换成三个昏庸无能,智商低下的君王,这个故事,还有谁要看呢?
20、晋献公思前想后,认为派儿子们去那么远那么荒凉的地方镇守,实在欠妥,更何况其中一个还是未来的晋国君主。上关五早料到晋献公会这么想,便顺着梁五的话说:“这些地方虽然荒凉,可是地域广阅,位置重要。如果能把这些地方建成城池,晋国就相当于有了一座固若金汤的屏障,何乐而不为?”晋献公终于被说动了,将三个最有能力的儿子派到了边疆。
四、骊姬之乱的影响
1、比如,周朝国君的嫡长子可以做天子,而其他儿子得以分封诸侯;诸侯的嫡长子可以接任国君,而其他儿子只能得到封地。
2、里克等已杀奚齐、悼子,使人迎公子重耳于翟,欲立之。重耳谢曰:“负父之命出奔,父死不得脩人子之礼侍丧,重耳何敢入!大夫其更立他子。”
3、点击题目下方聊聊几笔,一键关注本账号
4、在重耳流亡期间,晋国连连发生重大变故,先是晋献公归天,接着奚齐即位,因不满骊姬弄权,里克、邳郑等重臣派人刺杀了奚齐。
5、嫡长子这一支就是大宗,其他的为小宗。
6、所以才会主动对骊姬提出废申生立奚齐。
7、(16)小臣:在宫中服役的小官。
8、占卜的人用龟甲占卜,不祥;又用蓍草占卜,祥。
9、《史记·晋世家》:献公亦病,病甚,乃谓荀息曰:“吾以奚齐为後,年少,诸大臣不服,恐乱起,子能立之乎?”荀息曰:“能。”献公曰:“何以为验?”对曰:“使死者复生,生者不惭,为之验。”
10、春秋战国时期烽烟四起,人才辈出,猛士如云,谋士如雨。然而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绝色倾城的美女,用另外一种方式,左右着时代的走向。卫姬、骊姬和夏姬祸乱朝纲,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乱象,在这乱象当中,她们和其他的女人,在“烽火戏诸侯”、“红颜祸水”等典故里,为我们留下了反复咀嚼的故事。
11、身在他国的重耳说道:“我本是违背父命而被赶走的罪臣,君父死后,作为儿子的我又没能及时尽孝,侍候丧事,现在我又怎么能回到国家继承君位呢?大夫们还是另立其他公子吧!”
12、点评: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建造城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外敌入侵,士蒍筑城时不小心在城墙里放进了柴草,其实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因为蒲城和屈城本来就是晋国管辖内的封地,没有什么战事,不需要造得这么坚固。但是夷吾却把这件事告诉给献公,由此可以见,他其实早就有反叛之心,否则他为什么要加固城墙呢?我们可以推测,假如晋献公任由夷吾发展壮大,等他羽翼丰满了,很有可能干出篡夺王位的事情来。
13、弑君的凶手是谁,荀息知道吗?又该怎么处置他们呢?
14、骊姬之死算是恶有恶报,只可惜申生如此孝顺,却英年早逝。不过申生但凡能够像重耳、夷吾一样忍辱负重,懂得变通,在面对危险的时候先自保,就不会留下这样的遗憾。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一切都似乎是命中注定,重耳若不经历这番艰险,也不会有后来的丰功伟绩,历史上也不会有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15、到灾祸发生时,晋献公派寺人披去攻打蒲城。重耳说:“君父的命令不能违抗。”于是他通告众人说:“违抗君命的人就是我的仇敌。”重耳翻墙逃走,寺人披砍掉了他的袖口。重耳于是逃亡到了狄国。
16、这两位“红颜”确实都是“祸水”,“祸”什么呢?
17、确有此事。不过关于这次叛乱的传说版本确有很多,但多数是后人附会上去的,就好比三国历史上赵云长坂坡救孤,三国志中确有描述,但三国演义却描绘的神乎其神。再来说承平之乱。平将门之乱和藤原纯友之乱统称“承平、天庆之乱”,传说两次叛乱是互相呼应的,两人曾秘密约定,一东一西扩展势力,然后同时向京城进军,成事后平分日本。不管这种传说是真是假,对于平安朝廷来说,这可真是前后夹击,危机频现。当时朝廷已几乎无可用之兵,只能封官许愿,利用地方武士团来镇压地方武士团的反叛,所以这两次叛乱虽然最终被镇压下去,武士势力不但没有因此遭到削弱,反而更加膨胀起来。
18、(39)徇:遍告,布告。
19、做事情要顺天应时,穿衣服要符合身份地位,配饰代表了内心的想法。(时,事之征也。衣,身之章也。佩,衷之旗也。)
20、(14)毒:投毒,放毒药。
五、骊姬之乱
1、晋献公为了巩固君权诛杀公族,建立国无公族制度,斩断了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它表明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宗法分封制已从根本上冲毁了。那么,这样一种制度真的能够稳固强化君权吗?
2、《史记·晋世家》:荀息将死之,或曰不如立奚齐弟悼子而傅之,荀息立悼子而葬献公。
3、《左传》中是这样记录的:“骊戎男女以骊姬。归生奚齐。其娣生卓子。骊姬嬖,欲立其子……(晋献公)使大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群公子皆鄙,唯二姬之子在绛。”
4、然后申生说,现在全天下的人都觉得我要谋害自己的父亲,我跑可以,但谁会收留我呢?于是,于是,于是,申生就自尽了……
5、骊姬、奚齐、悼子、荀息四人已死,晋国暂时被里克、郑父掌握。摆在众人面前的国君选项就只剩下了重耳和夷吾。在选择新君的问题上,里克、郑父以及百姓都比较倾向于重耳,一是因为重耳年纪比较大,二是因为重耳素有贤名。
6、毕竟在晋献公即位前,晋国刚刚经历了67年的内乱啊。
7、像“秦晋之好”的由来,顾名思义,还是很好理解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与晋国之间的政治联姻,注意了,是“政治”,与感情毫无瓜葛。俩个国家自从诞生以来,就存在着无法解决的地域冲突,但凡有一方想要对外发展,都必须侵犯到对方的国家主权。不过晋国一开始的发展自然是要比秦国好很多的,保持着秦弱晋强的状态。
8、在一次战事之后,他给申生在曲沃筑城,封他为大夫。申生手下的谋士劝他赶快逃走,因为晋献公给他如此高的赏赐,是对臣子的做法,而不是对太子的做法。换言之,晋献公已经不想让太子即位了。然而太子没有听从。
9、打铁要趁热,骊姬对晋献公说:
10、怎么能让我这贱妾的儿子代替嫡子呢?您还是杀了我吧!
11、夏姬:春秋时郑穆公之女,春秋时四大美女之一(另外三位是文姜、西施、息妫),妖艳放荡,未嫁时就与庶兄公子蛮私通,三年公子蛮死;后来嫁给株邑的夏御叔为妻,得名夏姬,不到9个月生下儿子夏征舒。12年后,夏御叔死。后来,夏姬又与陈灵公及两个大夫孔宁、仪行父私通,陈灵公被夏征舒弑杀,孔宁,仪行父逃到楚国,引楚庄王发兵杀了夏征舒、灭了陈国。楚庄王将夏姬嫁连尹襄老,襄老没多久就战死沙场,夏姬再次守寡,守寡时与襄老的儿子黑要私通。后来楚国大夫申公巫臣辞官,带着夏姬私奔出逃到晋国,导致巫臣全族被诛杀。夏姬“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其故事被编成野史收在《株林艳史》里……
12、晋献公从贾国娶了妻子,没生儿子。他和齐姜私通,生了秦穆夫人和太子申生。又在戎娶了两个女人,大戎狐姬生了重耳,小戎子生了夷吾。晋国攻打骊戎,骊戎男把骊姬献给晋献公,回国后生了奚齐,她的妹妹生了卓子。骊姬受到宠爱,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贿赂男宠梁五和东关嬖让他们对晋献公说:“曲沃是君王的宗邑,蒲地和二屈是君王的边疆,不可以没有强大的地方官。
13、惠公夷吾元年,使邳郑谢秦曰:“始夷吾以河西地许君,今幸得入立。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寡人争之弗能得,故谢秦。”亦不与里克汾阳邑,而夺之权。
14、有时执意前进则会跌落悬崖,退一步反而海阔天空。奚齐兄弟的处境便是如此,当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他们时,荀息如果废掉奚齐改立贤德的重耳为君,新君反而会放过甚至保护自己的兄弟,也不会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15、晋惠公继位后并未正确处理国内党争问题,而实行了一条党同伐异的政策,他以吕甥、郤称为心腹,不但不给里克、丕郑的赂田,而且以杀君的罪名捕杀了他们。这一举动引起了国人的反感。晋惠公以“河外列城五”赂秦人,也是一种政治手段,晋国是一个新兴的大国,不肯受制于人,晋惠公借口国人反对割地,要求缓赂,实际上同样毁弃了诺言。
16、骊姬天生丽质,年轻貌美,深得献公的宠爱,于是自然而然就萌发了立骊姬为夫人的念头。大夫史苏极力反对,他从戎女亡国的历史教训中寻求根据。夏桀伐有施,获妺喜,受宠而亡夏。商纣王伐有苏,获妲己,有宠而亡殷。周幽王伐有褒,获褒姒,西周亡。“诸夏从戎,非败而何?从政者不可以不戒,亡无日矣。”(《国语·晋语一》)献公难以改变爱美之心,终立骊姬为夫人。随着奚齐年龄的增长,骊姬要废掉申生而立己子奚齐为太子的欲望愈加强烈。
17、晋献公选择冬天的时候让申生出征,动机很不纯,是不是想让申生冻死战死呀?即便申生不战死,那些忠于申生、跟随申生出征的太子党们的实力,也会在冬征中被大量消耗掉。
- 相关句子
- 热门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