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简短文案100句】
admin 2023-05-18 句子大全 ℃ -
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回过神来,诗人就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几年来同甘共苦的妻子儿女了,可是呢,回头一看,还用说吗?妻子和儿女的脸上早已挂满了笑容,是啊,这个消息本来就是大家一起听到的啊,感情也是人所共有的啊,诗人既然狂喜,妻子儿女怎么可能忧愁呢?几年来,压在全家心头的愁云惨雾一扫而光。大家一块笑逐颜开,那亲人的喜悦,又增加了诗人的喜悦,诗人怎么表达的呀?他是“漫卷诗书喜欲狂”。要知道,唐朝的书还不是我们熟悉的线装书,它是卷轴装,看的时候像画卷一样展开,看完之后再卷起来用丝带缠好,这才有利于保存,可是诗人既然狂喜,就没有办法那样把书好好的收拾起来了,他拿起平时珍重的诗书,胡乱就把它们卷成一卷,这还是以形写神啊,那问题是,他漫卷诗书是要干什么呀?
2、mànjuǎnshīshūxǐyùkuánɡ
3、(四川的一个小山村里。杜甫在门前的小道上伫立着,望着眼前他不知道看过了多少遍的景色,深深地叹了口气。)
4、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5、回望妻子,脸上的愁苦早已不在,脸颊泛红,喜极而泣。杜甫漫浪地卷起诗书,心里喜不自胜。杜甫萌生酒意,则哼着歌,喝起酒,甚是欢乐。顿时又有了归乡之意,心便似箭般巴峡穿巫峡,襄阳奔洛阳,与妻子回归故地。
6、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7、安史之乱平定,忽然传来了蓟北被收复的音讯,刚听到的时候,满身都是眼泪。妻子和孩子没了忧愁。随便卷起诗书,欣喜到发狂。白天的时候唱歌又喝酒,结伴一起回故乡。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8、一日,杜公家中作之,忽闻外有欢声,杜疾驰门外问曰:“甚事,何喜也?”“吾兵已复蓟北!百姓安矣!”泪湿身上衣,忆己八年苦日,悲苍矣。杜白日与柳燕放歌饮酒,甚欢也。夜,喜已为狂,杜公若魔者,书皆妄卷,往箱中塞。
9、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10、采用课堂演绎短剧的方式,加深对于人物描写方法的认识。
1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12、总结课堂,再读:
13、“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
14、诵读古诗,感受画面美
15、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天,杜甫五十二岁。宝应元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汴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16、理解诗句蕴含的深层情感,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
1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
18、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
1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闻:听见;看见。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20、jícónɡbāxiáchuānwūxiá,
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硬笔书法作品
1、古诗文网: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biànxiàxiānɡyánɡxiànɡluòyánɡ。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写的一首言(律)诗,“闻”的意思是(听说)。全诗围绕(喜)这条感情线索来写的,先写到原因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开头的表现是:(初闻涕泪满衣裳)。接着用了两个对偶句,点出了诗人的心情:(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再接着,作者收拾行装返乡而去,诗中写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最后,作者写到行程迅疾:(既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从中可见,作者的心情确实是非常(快乐)。这里用了(烘托)的手法。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杜甫:“河南河北收复了?终于、终于……”(抹眼泪)我等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回家乡去了!”(进屋看向妻子和孩子)咱们可以回家乡去了!
5、“妻子”这里指妻子和儿子。
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紧承上联从生活细节上细致的刻画了诗人的狂喜。“白日”,指晴朗的日子,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7、jiànwàihūchuánshōujìběi
8、原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9、在剑门关突然听到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我泪水洒满了衣裳,再看看老伴和孩子没有一丝忧愁,我胡乱的把诗书卷起。大晴天里高声歌唱,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回到我久别的故乡穿过了巴峡和巫峡的叠嶂,经过襄阳变直奔洛阳。跪求lz给分~
10、即可领取学生预习单+教案资料
11、您的赞赏是我前进的动力。
12、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
13、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14、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
15、763元年,连八载之安史罢也,百姓漂泊不定已毕矣。
16、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
17、罗老师抓住喜悦一词找出全诗共有7个喜悦。
18、杜甫因安史而出剑门关,躲于蜀地。一日听人道曰:“官军大败,安史,失地已收。安史之乱已去。”杜甫闻后掩面道“吾流离失所八年之久,终可还乡。”回眸一看,妻与子愁容已去,满面欢喜,时哭时笑。杜甫不顾诗书好坏,只顾往袋中塞,心中喜不自胜。趁着春风,回屋拿了一葫芦酒,唱起家乡歌谣,唱完把酒一饮而尽,只顾自己欢乐,顿时心中起了归意,心似箭样穿越巫峡,又随马蹄声回归故里,见其兄,其父,其母……
19、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20、在763年突然听闻他剑外听到蓟北收回了。感动到一直哭漫卷在书中喜欲狂白天喝酒,唱歌。与青春一起回到家乡我从巴峡回到巫峡殿下,便下襄阳回到洛阳。
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古诗
1、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既有喜悦的神情又有喜悦的动作,既有喜悦的现实又有喜悦的想象。设计巧妙值得我学习。
2、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3、想象一路归心似箭,小船如飞,板书:心——狂想
4、“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
5、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6、杜甫于剑门关外得闻王师喜收蓟北,喜,蹦三尺高。初闻之时,泪流湿遍身,甚欢,口中亦曰:“八年以来,吾终盼至王师崛起,收复失地,谈何容易?甚难哉,甚难哉。”出此言时,泪如雨下,且喜极而泣。回首直望妻与子,何处可寻愁哉?一并抱头痛哭。任手卷诗书,喜早变为狂也,然亦喜而无可自胜。白日逍遥歌舞,虽歌声并无婉转且动听之调,然绝有释怀之意,耐人寻味。饮酒,绝无半点醉意,脑中全归一个“喜”字,放纵而欢。春至为伴,甚欢,哪得游山玩水之光阴?早已归心似箭,思回乡之事,上船之后,便谓船夫曰:“迫矣,迫矣,加急!”然且喜不自胜,其人心早已于巴峡穿至巫峡,后于襄阳飞至洛阳,此非船可抵之速也,然其何不乐哉?
7、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地快要发狂!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我仿母回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梅旋即又奔向洛阳。
8、大型纪录片《中国》全集|诗意再现古往今来的开阔历史
9、漫卷:胡乱地卷起。《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原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0、走在大街上的人们开始欢呼,老人走到近前,这次真真切切地听清楚了,确实是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他略显浑浊的眼睛里突然涌出了泪花,老人眯起眼睛,嘴巴露出了久违的微笑,但紧接着,只见他嘴一撇,呜呜地哭了起来,数年来的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辛酸一股脑儿地迸发出来。
11、因安史甫逃亡八年,一日偶得已收薊北,喜至落泪滿衣裳。却看妻子泪滿面,喜似发狂,白日须饮酒。思后,同妻与儿向巫峽行,经襄阳去,去于洛阳。
12、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铁骑所过之处,血光遍地,千里萧条,百姓流离失所。杜甫一家也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762年,唐朝政府军在洛阳打了胜仗,收复河南。763年,叛军内讧,内部离心,向唐军投降,至此安史之乱结束。此时的杜甫暂居在四川梓州,听到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官兵,指的是唐朝的政府军,河南河北泛指黄河南北两岸,不仅包括如今的河南省、河北省,还包括山东和辽宁一部分;收,是指从安史叛军手中收复。
13、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14、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
15、杜甫因安史而躲于蜀,剑外收蓟北,不知何,今盛涕泪浸卵身。
16、第四卷:七言乐府(14首)
17、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18、妻子:(激动地抹眼泪)“是啊,在外漂泊了这么久,孩子们都长这么大了,终于可以回家了!”
19、尾联“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 )对;而用“即从”“便下”结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形成活泼流走的(地名 )对。
20、作品名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品别名收两河时史朝义兵败走死广阳诸将田承嗣李怀仙等俱来降创作年代盛唐作品出处《全唐诗》文学体裁七言律诗作者杜甫
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边塞诗吗
1、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
2、只因此事,便咏歌饮美酒;春日与之事相衬,岸旁飘柳,晶莹湖水。喜乐后,身似龟,心似箭,便从剑外赶回乡。
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4、衣裳:古代上为衣,下为裳。yichang
5、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6、763年,吾听剑外忽传收蓟北,涕泪直流。回看妻子面无愁,漫卷在诗书中,喜欲发狂。白日饮酒放歌,与青春做伴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奔洛阳。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扩展资料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
8、quèkànqīzǐchóuhézài
9、持久不息之安史之乱,源于763年而渐稳。一日,杜甫阅书之时忽闻剑外收蓟北。放书而喜跳起,初闻满眼盈泪,沾其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蹦跳欲狂卷诗书。日亮风吹,花草摇摆。手举美酒一饮尽,满面笑容高声歌,妻子舞蹈同返乡。木舟在河缓前行,心急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奔洛阳。
10、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11、围绕“喜”而理解诗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1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闻是(听到)的意思,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这首诗通过(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感受,表达了广大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之情),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14、杜甫因安史之乱逃于蜀地,一日忽闻王师收复蓟北,杜甫曰:“安史一事困扰吾八年之久,如今终于散去!”杜甫喜之,涕泪浸湿满身。
15、就从巴峡再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16、杜甫捧头于窗边赏景,窗外风光正好。微风袭袭。忽门外传喜,安史停休。杜甫呆呆于地。一会儿他缓过来。泪满裳。其白日饮酒,夜读卷但其狂也不愿再读。杜甫行舟回乡但其心急已在乡也。
17、回望妻儿,与其不可优伤。喜若狂,糊提笔相愁欢喜。日头照耀放声高痛饮美酒,趁着明媚与妻儿一同返乡。从巴峡穿巫峡,襄阳奔洛阳,与妻儿共回故乡。
18、请两位同学朗读老师写的诗
19、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扩展资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20、杜甫逃亡八年到蜀,忽传收蓟北,初闻安史己无,涕泪无数,却看妻儿为何愁,喜欲发狂,白日创诗喝酒,春天为伴好回乡,下巴峡,下巫峡,又下襄阳,下洛阳。
五、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书法作品
1、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2、jícónɡbāxiáchuānwūxiá
3、这首诗是唐代宗广德元年春杜甫在梓州时所作。宝应元年十月,唐朝各路大军由陕州总反攻,再度收复洛阳,以次平定河南诸郡县。十一月,进军河北,叛军将领薛嵩、李抱玉、李宝臣、田承嗣、李怀仙等纷纷纳地归降。次年正月,史朝义兵败自杀。延续近八年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杜甫流亡到蜀地的梓州听到官军胜利收复河南河北时满怀激情写下这首律诗。当听到官军的捷报,诗人热泪奔流,妻儿也一扫往日的愁容,他无心看书,要纵情高歌,开怀畅饮。要返回久别的故乡,并且迫不及待地设想了回乡的路线。全诗叙事抒情,节奏极其轻快,语言特别流畅,逼真地刻画了诗人欣喜若狂的神态,有力地表达了诗人渴望平定叛乱、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激情。
4、第五卷:五言律诗(80首)
5、杜甫因安史之乱,逃难八年。一日,忽闻王师收复蓟北,杜惊兮,与妻喜极而泣,遂拂袖拭泪,甚欢,漫卷书简,举杯而庆。杜思乡心切,与妻收拾行囊,择时而行,于巴峡穿巫峡,后下襄阳向洛阳而归之。
6、“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7、日光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8、第二年,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9、“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
10、(2)官军:指唐朝军队;
11、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12、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13、杜甫叹:“七年前逃难至此,何时才是尽头!”朝暮时,忽闻剑外收蓟北,杜甫叹:“吾之乡,终已收。”落得衣裳上满为泪。喜不自胜,回头看妻子已无愁,望诗书,无心读。却时时刻刻望着故乡,杜甫拿酒杯,欢喜欲狂,一饮而尽!坐于屋檐,一宿没睡。青春一家坐于屋外,天高地阔。乘舟而行,直奔故乡。
14、“却看”就是(回看)。
15、⑷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16、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17、纵酒:开怀痛饮。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作伴:与妻儿一同。巫峡:长江三峡之因穿过巫山得名。便:就的意思。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18、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19、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20、欣赏书法也是本课的一大亮点,既欣赏书法,传承文化,又落实背诵目标,一石二鸟。隶书、行书、草书,既欣赏到了不同书体的书法作品,也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奔放的狂草书体,符合诗人表达本首古诗所体现的提问喜讯后的狂喜心情和心境。以书法艺术作为载体,形式独特。
- 相关句子
-
长治新闻的空间经典说说(人生在世,冰霜苦旅、
杨闻萍的qq优美说说(两人有了那事过后,每隔三
2023易达的空间暗恋说说(金色的秋天金色的风,金
2023幻创的幻人的微博心碎说说(如一支动人的丰收
王洪举的微博无奈说说(收者,短信也。吾发之,
带闻的古诗词【简短文案100句】
贾逸可的快手表白说说(七夕节收到礼物怎么发朋
2023灵异e计划的微博经典说说(我想这是我情人节
郑州新闻的微博爱情说说(我们相知相惜,习惯你
范家璐的抖音心寒说说(那个名叫周丽的女孩收留
2023牛东文的微信爱情说说(太阳高高晒,我要回家
烟花刹那的qq空间忧伤说说(秋风送来稻花香,农
此夜曲中闻折柳【简短文案100句】
刘迪的空间唯美说说(请收下本年最可爱短信:收
表达收获满满的句子【100句精辟文案】
吴玉玲的微博心情说说(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
2023乐收的微博伤感说说(做人要聪敏,而非聪敏自
李九君的微信爱情说说(以上就是收到录取通知书
2023闻明远的抖音经典说说(牛郎告诉织女,我们不
美不胜收造句二年级【100句精辟文案】
- 热门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