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怎样的画面【简短文案100句】
admin 2023-05-24 句子大全 ℃ -
一、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怎样的画面
1、(“悦背悦美”第257期:“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2、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飘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红艳艳胜过二月的花。
3、霜叶红于二月花,西风漫卷似丹霞。
4、《月下把杯图》所绘的是十五中秋美景之夜,一轮圆月高挂空中,照的天地是那么的明亮。在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美景月下,恰逢远方多年不见的好友佳节来访,这让刚刚还在睹物思友的主人家中,立即增添了极大的精神欢乐。有诗句曰:“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观花”,似乎正是这个意境。
5、当光线照射的角度逐步改变,红叶开始出现不同的表情变化。特别是在顺光、斜射光和逆光的差异,能够使红叶的饱和度,有着强烈的变化,甚至运用光与影的重叠,创造独一无二的影像。
6、梅香雪舞众人夸,丽句工词巧若霞。
7、点评:由于收束不紧,嵌句便显得闲置了。
8、点评:词作均要加分!一幅灞水初冬图,“铺”亮眼,惜初冬难见征鸿。
9、普通人的欢乐在帝王之家也有,秋色没有什么不同。1878年,詹姆斯·提索画过一幅《皇后和她的儿子》。暮年的欧仁妮皇后和王子在花园里,携手依偎,一派和睦安宁。
10、画中山峦起伏,高树成林,草亭傍水,有一种倪瓒的影子。有人说这张画是仿倪瓒的画作,但是其笔墨纯熟沉稳,颇见功底,诗画相融,意蕴非凡。秋之景象跃然纸上,令观者踌躇满怀。
11、它的作用还包括压暗天空,消除反光,在拍摄水流和玻璃的时候非常有用。偏振镜还能起到阻挡光线的作用,可以降低快门速度。
12、《秋天的风景》文森特·凡高,1885年
13、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14、(远上寒山石径斜)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走进深山。首句点题。
1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作者是谁?属于哪个朝代?杜牧,唐朝
16、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诗句,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描写的画面是,深秋整山林中的枫叶一片红色,二月的花还火红。全诗如下: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7、《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描绘的画面: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稀稀落落。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全诗如下: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简析: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
18、点评:总体不错!后二句有些凑句了。
19、笔顺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一
20、黑色,能够使红叶看上去更加醒目。
二、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情景怎么画
1、枝头秋色,淡雅凝香。过了六月的芬芳,枝头依旧芬芳,沉淀了夏季的美好。
2、点评:“读秋”,一片“霜叶”即可,另,限题写冬而着墨写秋,有脱题之嫌。
3、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搭配色彩,关键是使其处在虚焦状态,形成虚化的背景或前景。通常使用长焦镜头,采用较大光圈,焦点落实在红叶的局部之上。还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避免杂乱的色彩出现在画面之中,选择长焦镜头也同样基于这样的考虑。
4、点评:有些小情志,但未能完全表达出来,文题似乎不能完全对上。
5、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6、TIPS2:拍摄红叶,偏振镜是常用的滤镜。因为它可以有效抑制红叶表面的反光,让人们看到红叶本来的色彩,尤其是在顺光和侧光时效果明显。
7、TIPS:兴趣点不必占据画面的过多比例,只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即可,画面的大部分还是留给金黄色的成片树林。
8、(白云生处有人家)在白云升起的地方,隐隐约约的看见有人家居住。
9、霜叶红于二月花仿佛看到香山的红叶。在秋风中摇摆不定,漫山遍野的红叶给秋天增加了神韵。
10、一群美丽的女郎手拉手在跳舞,她们用舞蹈表达她们对秋天的喜爱,秋天让她们感到欣喜若狂,无拘无束。
11、有人会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忧伤之感,也有人会有“秋是第二个春,每一片叶子都是一朵鲜花”的乐观精神。
12、平湖秋月,意境深远。这样的秋天或许在西湖才能看到吧。这样的表达方式也只有古人才会有吧,画如诗一样,让人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13、太极圆融竹径斜,新啼林鸟破轻纱。
14、红色枫叶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纯色、简洁的背景,可以用它来拍摄其他主体能够很好地突显主体,简化构图,尤其适合拍人像。同时,红色枫叶容易与多数颜色搭配,人物服装选择余地很广,拍出的人像色彩亮丽,造型多变,即使不是专业模特也能拍出很有感觉的好片。
15、冬似相思染信札,风翻页面响沙沙。
1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作者是谁?属于哪个朝代?
17、广角:广阔地拍摄整个环境,整片红叶树林,也适合拍人像,把人包括在枫叶环境中。以色块安排为重,利用好大面积的红色块再配合建筑、树木等深色块,表现大环境之美。
18、点评:好诗!气脉通畅,起承转合一气呵成。短短诗文可见诗友之“兴”,最为亮眼的是转句铺垫到位,嵌入句顺畅自然,不留痕迹。
19、《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20、天然绘卷谁调就,妙笔严风巧画家。
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画面怎么写
1、五笔FSHF仓颉MBDBU郑码FVFL四角10961
2、秋天的白桦树在蓝天的衬托下,叶片发出金箔般的悉悉声,田野间所有的植物,全都染上了一片金黄,小河的水倒映着秋高气爽的蓝天,它的色彩与黄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金黄的色调更加打动人。近处斑驳的肌理效果更加强了真实感。这幅画是一首秋天的颂歌,秋高气爽,令观者心旷神怡。
3、一般情况下,使用长焦镜头拍摄,采用较大光圈,把对焦点放在主体红叶上,而焦点与焦平面外的部分虚化。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就算使用长焦镜头,也要避免杂乱的色彩出现在画面之中,以免画面受到干扰而导致红叶失去主体份量。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5、“白云生处”是什么地方?是指深山,林木茂密的地方。水汽蒸发,远远地看去,缭绕的白雾从树林中升腾而起,就像蒸饭的笼屉似的。这样的地方一定是在远处;近处水汽蒸发不明显。那里居住的人家一定是在高处,只能从树隙露出一角;人家的炊烟与升腾的白云混在一起,但还是可以辨认的。“白云深处”与“白云生处”没有多少本质的区别,只是字面上有多少、远近等程度上的差别而已。在一座大山面前,这样的差别很难区分,而且意义不大。
6、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7、“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8、深秋中沿着弯曲的小路登上远山,在那白云生成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
9、TIPS1:逆光拍摄枫叶时要用中央或点测光,并且需要对准较暗的地方测光,如果是对准亮部测光的话那红叶恐怕就是被拍成剪影了。
10、清秋时节,历代文人总免不了发些幽思,抒些小情,王维写“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屈原写“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杜牧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刘禹锡写“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徐志摩也写“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诗情节,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
1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12、深情一吻枝头后,霜叶红于二月花。
13、恰当的天空表现,可以积极地衬托红叶主题。比如晴朗的蓝天与红叶的反差强烈,可以使红叶看上去更加艳丽,是拍摄红叶时经常选择的天空背景。
14、时至深秋,李绅曾写:“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但刘禹锡更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对,秋日里,还有胜似春花的红叶正渲染着秋的热烈和生机,正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时候,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最著名的写红叶的诗吧!
15、全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6、斜日寒林点暮鸦,谢公秋思渺天涯。
17、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流传很广,比起其他三句,为什么人们偏爱这句诗5
18、此诗写山中所见秋景,在秋阳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灿若朝霞,艳如去锦,岂不比二月春花还要美丽!透过这片红色,使人看到了秋天具有春天一亲的魅力,能不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19、诗的后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了诗人最欣赏的景物,写出了诗人最强烈的感受。看起来似乎是,前两句仅仅为后两句做了铺垫;看起来这首诗只描写了深秋的枫叶。从诗人的构思和全诗的层次安排来看,后两句应该是全诗的重点,是游兴的顶峰,是最耀眼的光亮。如果要把这首《山行》诗画成一幅画,那么毫无疑问,“寒山”的色调最好多用暖色,主景、近景、画面的中心位置,应该是这一片如火的枫林。
20、尤其是黄色,黄色也是秋天的色彩,黄叶与红叶共生共长的景色非常多见,因此红黄搭配是个不错的选择。黑色也能够使红叶看上去更醒目,以树木、山峰或者阴暗的天空为背景,都有可能创作出激动人心的作品。
四、霜叶红于二月花让我看到了
1、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坐爱:因为喜爱。诗中的“坐”是“因为”的意思,不是“坐着”的意思。这片枫林太美了,欣赏这样的美景,与坐着还是站着没有关系。枫林:枫树林。枫树是一种落叶乔木,秋季叶子变成黄色、橙色、红色,形成极具观赏价值的美景。加拿大把枫叶当作国花,南京的栖霞山红叶美景举世闻名。晚:傍晚,是时间名词;也可以作动词,表示长时间停车,直到傍晚。
3、这幅作品名字叫《秋》,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朱塞佩·阿尔钦博托(GiuseppeArcimboldo,1527-1593)。在这幅画中,“秋先生”的脸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食材:他的头发是葡萄、帽子是南瓜、耳朵是蘑菇、耳环是熟透的无花果、脸蛋是苹果、鼻子是梨、下巴是石榴、脖子是萝卜……丰收的秋天啊!
4、最后说说两句诗的误读问题。为什么有人会把“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误读为“停车坐爱霜林晚,枫叶红于二月花”呢?当然原因在于读诗不细心,不过这跟诗句用词也有关系。在诗中,“枫林”、“霜叶”与“霜林”、“枫叶”是指同一个事物,“枫”、“霜”二字原本可以互换使用,这就给误读提供了客观条件。诗人的精心选择和周密安置的动作进行得不露痕迹,读者很可能是没有觉察到。诗人先用“枫林”,明确交代出欣赏对象为枫树林很重要。你知道,树叶经霜而变红的,不只有枫树,许多树木都有这个情况;如果先用“霜林”,就不一定指代枫树,读者可能误以为别的树木。现在已经明确是枫树了,下边再用“霜叶”,进一步表明枫叶变红的原因,就顺理成章了。
5、我倾向于把这两种解释合并在一起:我的车子来到一片枫树林边停下来,贪婪地欣赏这里的美景,久久不愿离开;长时间停车直到傍晚,金色的夕阳斜照在红色的枫树林上,绚烂辉煌,美不胜收,我更加不肯离去了。
6、大光圈突显主题、虚化背景,或是利用叶隙光点制造散景。
7、这句话描写的是秋天,出自杜牧的《山形》。全诗如下:
8、满园妪叟蹁跹舞,霜叶红于二月花。
9、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10、霜shuāng(ㄕㄨㄤ)
11、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12、点评:用句考究,意象朦胧,“误迷塘岸几千家”,是想说大众非理性消费?
13、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傍晚的夕照,绚丽的晚霞和比二月的红花还要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格外美丽。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他对红叶喜爱之极。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14、《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15、 霜叶红于二月花
16、诗題是《山行》,写的是秋天游山的见闻和感想。车子沿着长长的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行进在深山中。在白云升起的地方,隐隐约约的看到有人家居住。虽然是寒冷的秋季,山中并不枯寂,并不悲凉,而是充满生机活力。这是杜牧笔下的秋天与其他许多诗人不同的地方。与“悲哉,秋之为气也”的传统秋感截然不同,而与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气概确实有着相当程度的通融呼应。
17、霜叶红于二月花,三山五岭落丹霞。
18、点评:好诗!你是什么心境,你看到的就会是什么。“妙”字炼了,亮眼,嵌入句结的顺畅稳当。
19、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锋。
20、村畔秋枫醉晚霞,戏飞林鸟伴人家。
五、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怎样的画面呢写一写
1、流年不改青春态,霜叶红于二月花。
2、选择颜色搭配时,为了避免喧宾夺主,削减对红叶主体的表现力,画面中搭配的颜色,尽量以柔和平淡色系为主;色彩学上黄色、绿色或淡粉色等颜色,都能够与红色形成绝佳的搭配效果,而且刚好是其生态转换过程会有的颜色。
3、枝头稀稀落落的几片叶子,让人联想到地上可能已有大片的落叶,秋意渐浓。
4、《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5、这个秋天,我们不妨一起在世界名画里,提前品赏下它的情味!
6、问君执笔舞何处?霜叶红于二月花。
7、这首诗记述了一次远山旅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作者深秋时节登山赏景,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于是创作此诗以记之。
8、远望那一大片枫林,宛如一大团燃烧的火焰,染红了天际。走近看,片片枫叶精巧细腻,玲珑剔透,好像害羞的少女。一阵微风吹过,枫叶如天女散花般飘落。拾起一片仔细瞧瞧,火红的叶子底部微微泛着绿色,根根叶脉呈辐射状伸向叶子中心,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
9、点评:初冬画面有了,奈何“唐韵”未出。如打破结构将嵌句植入尾句,境界也许就不一样了。
10、像霜一样的东西:柿霜。西瓜霜。
11、“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朝杜牧的《山行》。
12、美景无须花钱买,开门倩色醉诗家。
13、隐隐雾霾遮物华,凄凄夜雨落谁家。
14、莫嫌秋尽无鲜艳,霜叶红于二月花。
15、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16、银杏飞纷弄碧纱,喇叭报喜到谁家?
17、踏莎行·命题嵌句填登少华山
18、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诗句,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描写的画面是,深秋整山林中的枫叶一片红色,二月的花还火红。全诗如下: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19、对于那些落在地上或者距离很近的红叶,使用微距镜头进行拍摄才最有震撼力。经过微距镜头放大后,叶片清晰的脉络和质感是其他镜头所不能比拟的。但是在拍摄时必须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以免出现糊片。
20、此卷画为齐州(今山东济南)名山华不注和鹊山的秋天景色,画中平川洲渚,红树芦荻,渔舟出没,房舍隐现。绿荫丛中,两山突起,山势峻峭,遥遥相对。作者用写意笔法画山石树木,脱去精勾密皴之习,而参以董源笔意,树干只作简略的双钩,枝叶用墨点草草而成。山峦用细密柔和的皴线画出山体的凹凸层次,然后用淡彩,水墨浑染,使之显得湿润融,草木华滋。
- 热门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