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不推荐读叔本华【100句精辟文案】
admin 2023-04-18 经典句子 ℃ -
为什么不推荐读叔本华(篇一)
1、芈姝找的这五个理由站不住脚到根本不需在此一辩,说句题外话,我真心推荐大家去看看这段刘涛的表演,那种傻孩子误入歧途后“吓得宝宝不要不要的”的心酸,演绎的好可爱。芈月当场反驳芈姝:你想做坏事,何必要给做坏事找理由?
2、其人格(并不仅仅是性格那么简单,在他看来思想也是人格的重要部分),是通往幸福的首要因素,精神财富能够帮助我们获得生命的幸福,越思考越幸福。
3、这一个特质,注定了他评价与观察一个现象,其一不会陷入名利财富为衡量第一标准,第二他不会流于表面去观察一个状态。
4、而寄托在外界的幸福必然会遭受各种各样的损失,最后被烦恼所伤(又回到文章的最初,我们觉察不到一个健康的身体,倒是很容易注意到鞋子夹脚)。
5、当时,法国人正坚定、顽强以及充满爱国情怀地沉醉于笛卡尔的旋流中。而就在四十年前,法国的学校对笛卡尔哲学却是完全禁止的。
6、所以,只有当你自身的才志枯竭时你才应去读书。当然,才志枯竭即便在仁人智士那里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时常或有这样的情形发生,一个你凭独立思考、苦苦思索都不得其解的真理或洞见,会在某一天被你在一本已经写成的书上轻易地发现。
7、总之,虽然关于幸福的话题很多,但是在哲学家的眼中,无一例外的几乎都指向心灵的作用。叔本华也不会例外。并且他与亚里士多德还心有戚戚的觉察到了幸福的无常,美好的事物总是稍纵即逝。
8、另,即便是哲学家的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观念与思辨,也不代表这就是真理,也许甚至相去甚远。需要辩证的看待与拿来主义。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优良的品格是一笔真正让人幸福的伟大的财富,在哪里都是。
9、精神产品要受到赞扬,其命运往往不幸。它必须要等待那些本身只能写点低劣作品的人,来吹捧它高尚。
10、尼采哲学的主题是生命的意义问题,靠艺术来拯救人生,赋予生命以一种审美的意义。早期是一个“乐观积极”的“富有攻击性”的人。
11、今天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逝世162周年纪念日,我们来聊聊这个孤独的哲学大师。
12、于是叔本华认为,将自己的快乐受限于外部的变化,那是在太无常了。他不会期望被期待,金钱,赞赏,掌声误导。也不会让自己妥协,去配合低级的欲望与庸俗的区位。并且还建议:
13、叔本华最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的人。读书必须思考,如果不思考,只一味地读,和经常骑马坐车而步行能力必定减弱的人一样,将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14、(经典品读)形容君子为何用"温润如玉"
15、叔本华:野蛮人互相吞食,“文明人”互相欺骗
16、这么悲观,很容易带偏别人。而意志欲求和挣扎的本性既然永无满足永不停歇,人类就注定在意志的摆布下不停的从一个目的奔向另一个目的。即使是在意志的欲求获得满足而下一个欲求还未升起的空档,无聊和空虚也会不失时机的来填补这个位置,使人像钟摆一样不停的在痛苦和无聊两极之间摆来摆去。
17、叔本华演保次把督迫与其母亲的关系不是很好,二人有着很大的隔阂,尤其是在他父亲去世后。他的母亲虽然放荡,但却是位非常有才的作家。而且叔本华从小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接触。他的劳临哲学思想主要是悲观主义的,所以对女人也是不抱有希望的。这些都有可能是导致他蔑视女人的原因。具体的,你可以参考一下他的《论女人》,讲的很详细。
18、叔本华一生,写了大量的随笔,这些随笔,也许是最好认识这个人的一道门户,《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虽然洋洋大观,能看到叔本华思想的精华,可是关于这个人,却知之甚少,但是看其随笔,叔本华其人,就突然跃入眼帘,仿佛在和你谈话,谈写作,谈美,谈历史和文学,什么都谈,就像一个智慧的老人在说着自己的经验,绝对没有咄咄逼人,绝对没有居高临下,反而让人觉得亲切。
19、有两样东西可说是我这一生中的挚爱,能有缘对其深入了解并从中得益,我真算是幸运的了。这两样东西就是叔本华的著作和古老的中医。
20、当孩子怎么劝都无法集中注意力阅读的时候,我们不能强迫孩子进行阅读,应当在孩子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引导孩子读书,作为父母,我们也应当作为表率,经常在孩子面前阅读,不应该在孩子面前玩电子产品。
为什么不推荐读叔本华(篇二)
1、精神生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无聊,还可以使我们免遭无聊的坏影响——将自己的幸福全部寄托在客观外在世界的人们,必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幸、损失,甚至穷奢极欲带来的影响,其中还包括交友不慎导致的烦恼。唯有精神生活可以保护我们远离这些危险。
2、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构建于两个基础概念之上:表象和意志虽然是同一的,并且共同构成世界,但意志是决定性的,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体化;意志永远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又无所不在的欲求。
3、收入一百块的人和收入一干块的人之间的差别,比收入一百块的人和身无分文的人之间的差别要小得多。当具有高度精神赋的人继承了大笔家产,那么这笔财产将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这种人可以说是得到了命运的双倍眷顾,无须操劳,可以只为他的才智而活;他可以创造出既能服务普通大众,又能提增自己荣誉的作品,取得别人达不到的成就,百倍偿还他所欠下的俗世的账;或是使用其财富来开展慈善事业,更好地为同胞们服务。
4、靠着学习得来的真理,就好像义手、义脚、义齿或蜡制鼻子及利用皮肤移植术等,附着在身体的器官一样也许还不如它们来得逼真。而自己所思索得来的真理,则好像自然的身体四肢,确确实实属于自己所有。哲学家和一般学者的最大分野在此。由是之故,他们在精神上的收获也大异其趣。哲学家有如一个画师以正确的光影、适当的比例、调和的色彩,画出一幅动人的杰作。而学者呢?他只是把各种色料加以系统的排列而已,它酷似一个大的调色板,既无变化也不调和,更没有丝毫意味。
5、QuoteofToday
6、一个曾经积极入世经商的人,却开创了一种举世瞩目的悲观主义,“世界作为一种虚妄,而意志作为一种真实”,但如果你读过叔本华,你一定会发现,他的悲观主义是积极的。
7、大脑凭自身独立思考所产生的效果,与那些通过读书所产生的效果之间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非常之大的。
8、不过叔本华的思想要在原作中才完整的呈现,像这种精选的入门书都很容易有这种毛病;你要是对哲学感兴趣,可以拿这个作引子。
9、莎士比亚一去世,他的戏剧就让位于本·琼生、马辛杰、鲍蒙特以及弗莱彻,而且,一百多年来都一直拜倒在这些人的门下。
10、它费尽口舌拼命为自己争得一席地位,并参与到时髦的潮流中去。
11、未成年人的理性尚未成熟,多阅读总是有益的,这是因为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的精神起着引导作用。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向那些伟大的精神学习,从他们那汲取营养,学到许多我们因个人水平限制而独立思考不出来的知识。
12、以读书终其一生的人,他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汲取而得,他们有如阅读了许多山水、游记之类的书籍,对于某地或某国的有关知识虽可粗枝大叶地说出来,但是甲地和乙地是如何地联络?人文、物产、习俗又是如何等等,则说不上来。反之,以思考终其一生的人,就像土生土长的父老,一打开话匣子便能把本地事事物物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事实或传说和事物的总体关系等,如数家珍般地道出来。
13、如何从根本上提升一个人的境界
14、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在为生存不断拼搏着,即使明知这场战斗的结果是失败。而让他们可以经得住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的原因既是贪生,更是怕死;不过死毕竟常常站在后台,且不能避免,随时会走到前台来。生命本身就是处处布满旋涡与暗礁的海洋。人想方设法地想要避开这些旋涡与暗礁,尽管知道自己即便使出“浑身解数”成功避开这些陷阱,也会一步步走向那不可避免的、无可救药的、最终的海底葬身,并且是直对着这个结果,一往无前地驶向死亡。
15、这类聪明人的典型特征还包括,他比别人多了一项需求:对阅读、观察、研究、冥想和实践的需求,简而言之,他们需要不被打扰的闲暇。
16、叔本华:当你对庸俗熟视无睹时,你已经庸俗了
17、尼采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里写道:“叔本华与饱学的学者们毫无干系,他洁身自好,竭力独立于国家和社会。”跟领着俸禄的学者不同,叔本华是一个独立思考、诚实写作的人,他曾写了一篇名叫《论独思》的文章,论述单纯阅读和独立思考、普通学者和思想家的本质区别。
18、(原创)与你有关的变化:盘点长三角一体化40年中的那些事儿
19、谁说叔本华只是悲观厌世了?你看这段话多阳光,多积极。
20、虽然外界看起来是消极的,因为他没有推崇名利并且提醒人们警惕幻想,其实他是一个真正积极努力的人。而且努力打破那些无常的幻想对心灵的欺骗,然后努力思辨尝试走向真正的幸福。这一点非常的勇敢。也一直对后人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为什么不推荐读叔本华(篇三)
1、他承认人生是一场梦,是一种虚幻,和佛教所说的,人生是一场“玛雅”一样,但佛教的人生如玛雅梦幻,似乎是真的不在意,叔本华不一样,叔本华看人生虚幻,则是为了肯定个人的意志,为了肯定作为人的属性。
2、不管任何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假如不加整顿杂乱无章的话,它给予我们的利益还不如那些规模小藏书少,但整理得条理井然、分类清楚的图书馆,同理,不管你学识如何的渊博,如若不能反复思维咀嚼消化的话,它的价值,远逊于那些所知不多但能予以深思熟虑的知识。何以言之?因为我们若要将所学得的知识消化吸收,变为己有,并且能够充分应用发挥的话,就必须经过思考的过程,把自己的知识在诸方面相结合,或是把你的真理和其他的真理互相比较,当然,我们所能“深思熟虑”的东西,范围狭窄得很,它只局限于我们所熟知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求上进,不断地学习。
3、所以,他要比较、掂量、批评这些陈述,进而找到问题的真理所在。由此看来,他实际上酷似具有批评眼力的史学家。
4、后来人们常用这个形象比喻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又想亲近又不敢靠得太近的那种两难处境。
5、当你无有内省能力觉察到自心,正处于何种状态,与外界的规律是如何"欺骗"你的时:
6、读书是意味着,利用别人的头脑来取代自己的头脑。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尽管它不见得是严密紧凑,但总是个有脉络可寻的总体,我们可赖它向某种体系开展,比起看书吸收他人的思想,可说是利多害少。为什么呢?因为后者的思想是从各种形形色色的精神而得来,属于别人的体系,别人的色彩。它不能像自己思考的人,已把自己的知识、个性、见解等融合成一个总体、他的脑子里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思想纷然杂陈,显得混乱不堪,这种思想的过度拥挤状态,攫夺了一个人的正确观察力,也使人失去主见,并且很可能导致精神秩序的紊乱,这种现象,我们几乎在所有的学者身上都可发现。所以,在健全的理解力和正当的批判力等方面来说,这类人远不如那些所学无几的人。
7、经阅读后所了解的思想,好像考古学家从化石来推断上古植物一样,是各凭所据;从自己心中所涌出的思想,则犹似面对着盛开的花朵来研究植物一般,科学而客观。
8、我们要通过人的生存本身,来考量意志内在的、本质的命运,由此来证明:生命本质上就是痛苦。
9、严格说来,有他本身根本思想的人,才有真理和生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只有对自己的根本思想,才能真正彻底的理解,从书中阅读别人的思想,只是捡拾他人的牙慧或残渣而已。
10、所以,叔本华提到,如果一个 年轻人对世人的行为方式感到诧异和惊讶, 并且在与他们的 交往中表现得笨拙与乖僻,则显示出他有着高贵的品质。因为,他们尚且没有真正陷入到痛苦的摆钟与名利的面具手段中,才会产生种种的惊讶,也潜在的意味着他们的品质中有更珍贵的东西,这些珍贵的东西确实是高贵的,比如可能是诚实,求知,等等。才很容易让他们看起来更加笨拙的手足无措,而不像那些干练的政客一般虚伪。
11、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这就说明,为什么一个思想家和一个学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12、而可见的周遭直接环境并不像在读书时那样,向心灵强行注入某种单一的思想;
13、(原创)华略智库创始人任新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下的舟山机遇
14、中国版“常青藤”高校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15、假使说芈月得宠,芈姝还可以念着旧日情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玳瑁的死却成为了让芈姝决定和芈月作对的重要节点,这个节点就是高贵的姝公主赌上尊严的一跪。
16、所以,使人的心灵下决心思考与使人的另一部分心灵下决心读书这种根源性的差异,仍在继续扩大。
17、读书或学习,我们可以随心之所欲,爱读什么就读什么,爱学什么就学什么,但这里的所谓“思考”,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它像在风中煽火一般,必须始终不断地煽动,才能维持火焰不熄;思考时,必须要对思考的对象发生“兴趣”,不断地刺激它,并且要持之久远不可懈怠。思考兴趣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纯粹客观性的;一是主观性的。后者是在有关自我的事件时引发了思考的兴趣;前者是对宇宙万物发生兴趣,这一类人之所以思考,就如同我们的呼吸一般,纯属生理的自然现象,当然,这类人并不多见,连一般的所谓学者,真正在思考的,为数也少得可怜。
18、躺在沙发上看乐视播出的《芈月传》,可以说是冬日最舒服的乐事之一。我最近发现,《芈月传》越到后面悲剧越多,其中最悲剧的人可能当属芈姝。其实芈姝一开始真是个傻白甜,黑化到现在这样嘴唇涂的那么紫,到底是谁的错呢?为什么芈姝的自辨、指责听起来都哪里不对?芈姝是不是真的已经从一个女神堕落成女妖呢?以叔本华的悲剧理论为引,我想通过分析芈姝这个傻白甜是如何变成傻黑甜的,判断出“芈姝是否真的悲剧了”。
19、叔本华:每一个生命的历史都是一部受难史
20、总之,只有那些从一开始就是由你内心指导而进行的思考,才具有价值。
为什么不推荐读叔本华(篇四)
1、大部分学者都是在书本里做学问的人,他们发表的文章主题基本都是对前人的观点或书籍进行研究,他们的作品就像寄生虫一样,寄生在别人的思想之上。这些学者所写的书只是提供了一些观点,这些观点或者符合前人或者反驳前人,但是观点还足以叫作思想,因此大部分的学者还不够格叫“思想家”,他们只是表达观点的“批评家”。
2、不要在需要洞察与思考年龄,被世事的表象轻易的遮蔽了双眼。
3、大部分人的思想都是支离破碎的,他们的观点很不统在某些问题上是一个价值标准,在另一些问题又是另一个标准,在他们的观念里没有作为核心支撑的观点,这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不成系统的缘故。
4、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形成思想体系
5、不需多久,它很快就被人世间涌现出的那些矫揉造作、头脑简单、粗俗不堪的模仿者所淹没,这样,它就可以悄悄顺利地进入到天才的殿堂之中。
6、单纯阅读与独立思考有什么不同?
7、首先,叔本华是尼采的前辈。
8、一个人幸福的首要要素是他的人格。所以,他希望这么教育人们:在这场化装舞会上,苹果是用蜡制成的, 鲜花,金鱼 都是由丝绸和纸板做成的,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不值钱的玩意儿,所有的笑谈都不能当真。
9、《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展开了诸多论述,这是他30岁之前就完成的作品,我想问一下,一个三十岁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就是作为表象这么悲观吗?
10、他说:有许多学者就是这样,因读书太多而变得愚蠢。经常读书,有一点空闲就要看书,这种做法比常做手工更容易使精神麻痹,因为在做手工时还可以沉湎于自己的思想中。
11、《时代周刊》专访任正非:没有美国市场,华为也是世界第一
12、说到这儿我又想到了最近的一部网络热播剧《太子妃升职记》,里面的太子妃人设奇葩,太子妃从男人穿越成女人,又慢慢爱上太子。虽然剧情轻松搞笑有创意,但就太子妃本人来说,身份反转这么大,注定了她的悲剧人生。
13、凡事追本求原,人最终只能依赖自己。——歌德不论身在何处,我们只能在自身创作与发现幸福——戈德史密斯 (英国作家)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亚里士多德幸福的生活存在于心绪的宁静之中。——西塞罗 (古罗马哲学家)
14、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我们的希望希望。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培养孩子阅读,父母们也越来越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许多父母从孩子还没有出生的胎儿阶段就开始进行“胎教”,孩子出生后,父母更是不遗余力地鼓励孩子读书,把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虽然,父母希望孩子多读书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也需要讲究策略方法。只有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孩子才会主动地去读书。试想,如果孩子从书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又怎么能不爱上阅读呢?
15、孩子出生后,懵懂地睁开双眼,对外部世界毫无所知,同时也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天性,每天给孩子念故事,从一个个小故事开始,每次念上十分钟,长期坚持下来孩子也会慢慢爱上阅读。
16、比起从没真正体验过贫穷的人来,那些经历过匮乏的害怕贫穷,也更容易铺张浪费。出身良好的人通常比那些一夜暴富的人对未来更加慎重,生活上更加节制。乍看之下贫穷似乎并不是太可怕。生来就富有的人们,将财富看成是没有它就不能活的东西如同空气,他们有条不紊、精打细算,并且勤俭节约,终其一生都在守护自己的财产。
17、读书不过是自己思考的代用物而已。我们只可以把书本当做“引绳”,阅读时依赖他人把自己的思想导向某方面。但话说回来,有很多书籍非但无益,而且还会引导我们走向邪路,如果轻易被它们诱惑的话,我们势必陷入深渊歧途不可。所以,我们心中要有个“守护神”,靠他来指示迷津,引向正道。这个守护神,只有能够正确思考的人才有之。就是说,唯有能自由而正当思索的人,才可发现精神上的康庄大道。所以,我们最好在思想的源泉停滞之时,才去读书。思想源流的停滞,连最好的头脑也经常有此现象。不如此,而手不释卷地孜孜勤读,把自己的思想放逐到僻静的角落,这对思想的圣灵实是罪过。这类人正如一些不得要领的学画者,成天看肴于枯的植物标本,或铜版雕刻的风景,而把大自然的景物置于脑后一样。
18、而真正的思想家则是面向现实世界,他们勤于思考,受精于外部世界,然后在自己体内孕育出崭新的作品,启迪了世人。
19、我们都像地上的羔羊,在屠夫的眼皮底下自娱自乐。屠夫从我们中间挑出一只,又拿走一只,宰杀。因此我们在得意时只是对不幸之运命浑然不觉罢了,祸事早已备好——病痛、贫穷、残缺、失明与癫狂。
20、假如一个庞大的图书馆被弄得乱七八糟,其用途就不如一个小型然而井井有条的图书馆。同理,你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不过,你要记住,假若你对这些知识并不进行独自的深思熟虑,这些丰富的知识给你的价值,就比少量的知识给你的价值要小得多。
为什么不推荐读叔本华(篇五)
1、1809年,叔本华进入大学,学的是医学,转而对哲学发生兴趣,为此去柏林学习了一段时间。他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了博士学位。
2、不过,在莫扎特、贝多芬有生之年,公众又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人们是怎样对待但丁,是怎样对待莎士比亚的呢?
3、如果你想读叔本华著作的英文译本,我推荐从这本开始:
4、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时被解释是受他的家庭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等。他的父亲易怒而忧郁,他的母亲自私而冷漠,但这不是从他的哲学层面上来谈讨的。
5、于是,生活就像摆钟一样,来回在这两个极端中来回摇摆。一会直接的痛苦,一会无聊的酷刑。要么痛苦要么无聊,反正总有一样逃不了。你逃离了一端,就正在接近另外一端。你的生命也正在摇摆中流逝掉。
6、一般来说,童年缺乏父爱或母爱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多少都会形成一些古怪的性格或行为方式。如果一个人幼年丧父或丧母,很多根本都长不成人就夭折了或很早就进了监狱。
7、所以,当你感到不幸的时候,看看更不幸运的,你才知道其实自己还拥有很多,日子其实不错。
8、本书是研究叔本华生平和思想的力作,史料翔实、脉络清晰、文笔优美,堪称当代最权威和典范的《叔本华传》。
9、总之,人们把叔本华看成是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然而,对于人生,叔本华从来不悲观,相反,他一直是积极的。
10、黑格尔和费希特或许不会做什么,可是跟在他们后面的一群粉丝,就不知道会有怎样的行动了。
11、只有通过独立思考而得来的知识,才能够被我们理解和确证,并且作为一个被坚信的元素纳入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变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难以忘却。而通过单纯阅读得来的知识,就好比从别人那借来的一颗假牙、一条假肢,它仅仅是粘附在我们的身体上,不仅不会给我们感觉,而且还可能随时脱落,被遗忘到脑后去。
12、作家LeoTolstoy托尔斯泰、HermannHesse赫曼·赫塞
13、灵性之境—郭关道长玄画
14、这是由于,读书是强行在人的头脑中注入思想。这些思想在读书的时候,与人们心灵的情绪和指向是背道而驰的。这就如印章在蜡块上打下其印记一样。心灵完全听凭外在的强制,毫无兴致地去思考这、思考那。相反,当独立思考时,心灵任随其自身的兴致。此时,思想更多的是被它周遭直接环境所决定,或由联想或其他东西来决定。
15、今天留给你的翻译小作业
16、对我们来说,其价值就超过一切;
17、我很希望有人来写一部悲剧性的历史,他要在其中叙述:世界上许多国家,无不以其大文豪为民族的炫耀,但在他们生前,却遭到虐待;他要在其中描写,在一切时代和所有的国家中,真和善常对邪和恶作无穷的斗争;他要描写,在任何艺术中,人类的大导师们几乎全都遭灾殉难;他要描写,除了少数人外,他们从未被赏识和关心,反而常受压迫,或流离颠沛,或贫寒饥苦,而富贵荣华则为庸碌卑鄙之辈所享受,他们的情形和创世纪中的以扫(Esau)相似(旧约故事,以扫和雅各为孪生兄弟。以扫出外为父亲击毙野兽时,雅各穿上以扫的衣服,在家里接受父亲的祝福)。然而那些大导师仍不屈不挠,继续奋斗,终能完成其事业,光耀史册,永垂不朽。
18、长大后的芈姝看似精了,其实她的傻只不过隐藏得更深。
19、这就在于,任何地方的公众都不能感受出那些优异的东西,因而,要感受那些在诗歌、艺术和哲学领域的成就,其人数就微乎其微了。
20、————end————
- 相关句子
-
不畏艰难拼搏励志语录【100句精辟文案】
不怕困难的励志句子【100句精辟文案】
与坚持不懈有关的名言或古语【100句精辟文案】
不顾一切造句【100句精辟文案】
王阳明的书籍推荐【100句精辟文案】
不仅而且造句四年级【100句精辟文案】
二战十大名将为什么没有中国人【100句精辟文案
茨威格为什么自杀【100句精辟文案】
坎通纳为什么退役【100句精辟文案】
从容不迫是什么生肖【100句精辟文案】
从容不迫的动物【100句精辟文案】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100句精辟文案】
我不是而是造句【100句精辟文案】
不仅还造句大全最好的【100句精辟文案】
一丝不苟的苟是什么意思【100句精辟文案】
一动不动写一个句子【100句精辟文案】
敬谢不敏【100句精辟文案】
怏怏不乐的意思和造句【100句精辟文案】
毫不犹豫近义词语【100句精辟文案】
闷闷不乐造句一年级【100句精辟文案】
- 热门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