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格尔哲学的核心【100句精辟文案】
admin 2023-07-26 句子大全 ℃ -
黑格尔哲学的核心(第一篇)
1、结合历史、政治、文化、艺术、商业故事,
2、关于“实有”的规定,不同的人翻译或者理解不同,我们国人通常称海德格尔的实有为“此在”,贺麟老先生在《小逻辑》中,翻译为“定在”或“限有”。我认为,杨老先生在从翻译为实有,确实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我们就是把,这个此在的东西或者定在的东西,或者这个作为限有的东西作为一种“实有”。黑格尔指出:实有是从“变易”中而来,它是作为有和无的合一。
3、他们的哲学观点不尽相同。黑格尔注重理念,是唯心主义集大成者,康德注重理性,费尔巴哈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曾写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叔本华和尼采是唯意志论。
4、黑格尔的核心思想是:万事万物,包括思想、宗来自教、艺术、科学、经济、制度、社会,都始终处在变化之中。事物变化的基本原因在于任何情形内都包含着矛盾因素。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5、许多人由于《精神现象学》本身的影响大大超过《精神哲学》,而不愿把前者作为一个部分纳入到后者之中。但只要对照一下这两部书的内容安排,我们就会发现,尽管作为“主观精神之中介环节的“精神现象学”,的确不能等同于独立的《精神现象学》,因为在这里,“理性”的部分,非常简短,没有包含《精神现象学》中的“精神”分,以及宗教和“绝对知识”等部分,但是这些部分却在《精哲学》的“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部分得到阐述。
6、关键词:是;不者;有;存在
7、(14)Hegel(1986:182).
8、感受永远冷峻幽深与澄明(Lichtung)的
9、历史就终结了。黑格尔自认为绝对精神是在他身上重新发现了自己,也就是说他就是上帝,没明说罢了~用几个关键词就是: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整体论,一元论。
10、本书的核心是史密斯的一个主张,即对黑格尔而言,首要的政治权利是承认的权利。这样的权利"不仅仅是现代国家的一个偶然特征,而是其内在灵魂和目的"(第123页)。“承认的权利”的概念植根于先前的人格概念(大概包含了某种自由和理性选择的能力)。这种能力本身就赋予了人被他人尊重的权利;公民必须认识、承认并保证另一个体是"自由人格"的化身。其结果就是斯密所说的,对"权利的实质性辩护",这与霍布斯式或康德式的权利理论大相径庭。
11、对比这两种做法,前者似乎比较容易说清楚,但是容易谈成逻辑,或者说,逻辑的痕迹太重。后者似乎不如前者那样清楚,但是似乎明显与逻辑的谈法不同。特别是,这样的谈论似乎有一个优点,可以在兼顾谈论“不者”的同时,凸显“是”的作用和意义,从而使自己的哲学体系可以涵盖哲学史上有关Sein的相关论述,并且使自己所建立的哲学体系以及所推出的最终结论主要与“是”相关,因而也是站在哲学史的主线上。黑格尔的做法似乎是后一种,即从逻辑出发,又不完全和逻辑相同利用逻辑所提供的概念和理论,借助“否定”这一观念,构建自己的逻辑体系。
12、《差异》首先可以排除在黑格尔哲学的核心之外,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因为出版这本书时,黑格尔在某种程度上还只能算是一个“谢林主义者”。他这本书表面上是公正地分析费希特和谢林之间的差异,实际的结果却是他帮助谢林建立起了“自我意识”,强化了谢林自然哲学的“客观观念论”与费希特“主观观念论”的对立和分离。该书表明黑格尔当时是赞同谢林“客观观念论”的立场的。
13、(6)在我看来,乃是点睛之笔:也可以用“不”字来替代“不者”。“不”一词同样不含“是”,因而与后者不构成形式上的对立,但是它表示否定,这一点却是实实在在的。这就说明,“不者”中的“不”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这里所要表达的乃是否定。基于这里所说的否定来看,“是”所要表达的则是肯定。是与不者的相互对立、依存和转换,形成了“变”。
14、赵敦华,1993:“‘是’、‘在’、‘有’的形而上学之辨”,《学人》第四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5、这样一来,作为这个“有”的,它的本质,或者说,它的起始,还是那个“无规定”的绝对,所以,这个直接性,作为有,它其实就是“无规定性”自身——无。所以,有,它的自身,作为它的本质的,它就是那个“无”。也就是说,这个有,作为纯有,作为思维的抽象或肯定,它所肯定的就是那个“无规定性”本身——也就是绝对。
16、若想要更全面、系统地认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和哲学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那么可以去读一读《张世英黑格尔哲学五讲》。
17、(译文5)但这种纯有是纯粹的抽象,因此是绝对的否定。这种否定,直接地说来,也就是无。(《贺译2》,第192页。
18、黑格尔哲学实质是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缺陷在于全面系统的辩证法思想和唯心主义体系的内在矛盾。黑格尔完成了由康德发起的、经费希特和谢林等推进的一场哲学革命,最终造就了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唯心主义辩证法。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是通过幻想的精神实践把现实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因此他的错误是“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和同样非批判的唯心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2页)”“彻底革命的思维方法竞产生了极其温和的政治结论”。这是黑格尔哲学最本质的特征。
1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矛盾运动过程具有的特点,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了辩证运动的实质,就像老子说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一样,任何事物,永远有向对立面运动变化的趋势和内在动力。
20、而《精神哲学》中的“人类学”(以“灵魂”为对象)部分是作为“科学体系”“第一部分”的《精神现象学》(“所描述的是般科学或知识的形成过程”)无法包容的,因为这个阶段是“精神”的“潜意识”(灵魂)阶段,处在“前科学”的水平上,是“精神”的时睡时醒,有时在“梦”中呈现,有时表现为“精神”的“痴呆”、“涣散”、“傻”甚至“癫狂”。就此而言,《精神哲学》包容了《精神现象学》,尽管论述的角度有所不同,但更全面地阐述了整个“精”的发生和发展。
黑格尔哲学的核心(第二篇)
1、王路(WANGLu)*
2、(2)参见赵敦华(1993)。
3、也就是说,(2)中的表达是nichtsinihm,而(3)中的表达是etwasinihm。这里的区别在于,nichts自身带有否定,表示没有东西、不是任何东西,而etwas自身没有否定,表示某物,某种东西或某些东西,所以,关于它的否定需要加其他表达式,比如这里所加的ebensowenig。这一区别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nichts和etwas是反义词,它们是对立的表达式,表示相反的含义。译文7将两处都译为“没有什么”,混淆了这里的区别。这是有问题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nichts与这三段引文所说的Nichts乃是相同的,区别只是第一个字母大小写不同。德文中nichts以斜体的方式出现,显然是有意提醒读者注意它。
4、可以看出,修正译文主要就在于将“有”、“无”和“真理”修正为“是”、“不者”和“真”。除此之外,加序号处的文字也做出相应修正。我们结合这几处文字来探讨这几段译文的思想。
5、罗森布卢姆边沁的现代国家学说(王涛译)
6、最后一段说的“前一范围”,指的是删节号处所说与规定性相关的东西,我们不必考虑,其他部分所说,仍然与前两段相同,很明显,这一小段是带有总结性的说明,再次表明实是与是的区别,比如,是乃是无规定的东西,实是则是规定了的是,是一个具体的东西,由此从实是便生出许多东西来。无论实是是什么,与什么相关,相互之间有多么不同,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这就是,它与是相关。
7、作者:彼得·斯坦因伯格(PeterSteinberger,ReedCollege)
8、从前的那种“无规定性”,现在被规定为是一种同“有”对立的一种“非有”。而这种非有,仍然保持这个它的那个“无规定性”。而不过这个无规定性,只是相对于“实有”现在的直接性——而这个直接性现在被规定为是“质”。这样一来,那个质,作为直接性的,就是作为外在的“有”,而那个“非有”,作为无规定性的“绝对”,它就作为“内在的”“有”,作为内在之有,被规定为“自身”。这样一来,这个实有,就转变为了“某物”,作为这个某物,那个“非有”是作为内在之有,不过这个非有,因为它不是有,所以这个自身,就是对这个“非有”的一种“否定”。
9、黑滑标未难范检鲜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他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认为他自己的哲学就是“绝对观念”的最高表现。他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360问答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
10、同时期的两位殿堂级哲学家
11、在黑格尔看来,个人的一切热情、个性、兴趣和才能都只是绝对精神实现其自身的工具和手段。伟大人物也不例外,他们的伟大只是因为体现了绝对精神的意志,成为绝对精神的代理人。就连国家也只不过是绝对精神自我实现的形态。在国家中,自由获得了客观性,表现为法律。总之,历史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在其自我实现的过程中的外化,世界历史就是绝对精神朝着它的终极目标不断实现。
12、《贺译1》对“有”这一译名没有说明,《贺译2》则对修正译文做出说明:由于包含“本体论与逻辑学统一的思想”,所以“把旧译本的‘有论’改为‘存在论’,有些地方,根据上下文具体情况,特别在谈到有与无的对立和统一时,仍保留‘有’字”梁译《逻辑学》继承并沿用《贺译2》的“存在”这一译语,并谈及关于它的改进,表示关于它的理解和翻译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看来还得继续加以研讨”由此可以看出,译者们关于如何翻译Sein的看法是有变化的,而这一变化是从“有”变为“存在”。
13、前面说过,汉译黑格尔《大逻辑》延续了最初关于Sein的翻译,将它译为“有”。下面我们就看一看,这样的翻译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理解。
14、(13)这句话的德文是:DieQualitaetistzunaechstdiemitdemSeinidentischeBestimmtheit,dergerstalt,dassetwasaufhoert,daszusein,wasesist,wennesseineQualitaetverliert.(Hegel,1986:182)
15、(译文11)“这行为是好的”这个系词指出了宾词属于主词的有。(2)
16、第一哲学家ID:firstphilosopher
17、现在可以看出,(2)的翻译与原译文的差距也比较大。这句的德文是:
18、“是”and“不者”:
19、译文6谈及有与无的真理,这在译文9中也谈到了,而且谈得更多。因此有些地方似乎比较容易理解。但是也可以看到,尽管谈得更加详细了,许多地方仍然是不容易理解的。容易理解的地方是,这里明显是借助真理来说明变,借助它来说明“有”和“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这里借助真理说明,“有”和“无”并不同而是有区别的。这一点至关重要。译文7和8的说明给人的感觉是,“有”即是“无”,“无”即是“有”,二者没有区别。但是这里借助“真理”使它们获得了区别。不仅如此,借助“真理”,它们还被说成是一方向另一方的过渡。
20、黑格尔的绝对理念:
黑格尔哲学的核心(第三篇)
1、至于有人说到黑格尔的主要对手是叔本华。这未免太高抬叔本华了。黑格尔“名满天下”的时候,叔本华的课还没有人听,后来出书也卖不出几本。黑格尔生前是否知道有叔本华这么个人都大可怀疑。评说历史人物及其思想,最根本的原则,只能是尊重历史。
2、青年黑格尔与著名诗人哥德建立了通信联系,两人的友谊保持了终身。哥德对黑格尔厚爱有加,热情关怀着他的成长,黑格尔则始终对哥德恭敬备至,甚至在他功成名就之时仍然称自己是哥德精神的儿子。
3、实是相当于前一范围的是,不过,是乃是无规定的东西,因此它在自身并不发生规定。但实是却是一个规定了的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因此,在它那里,便立刻出现了它的环节的许多规定和各种有区别的关系。(11)
4、阅读译著可以清楚地看到,Sein一词的译语是有变化的。贺译《小逻辑》最初将它译为“有”,后来将它修正为“存在”,但是依然保留了“有”一词,二者兼用。梁译《逻辑学》则将它译为“存在”,薛译《全书》同梁译。所以,单从译本来看,可以明显看出译语从“有”到“存在”的变化。假如将杨译《逻辑学》也考虑进来,则可以看到这些译本依时间顺序有一个变化:从“有”到“存在”,从“存在”再到“有”,再从“有”到“存在”并在“存在”定格。
5、从前,黑格尔沾了“马克思主义”的光,在我国知识界几乎无不晓,而如今,有些受分析哲学影响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却把他贬得一文不值:所谓凡是黑格尔说得明白的,都是毫无创建的废话,凡是他试图有所创建的,都是他无法说清楚的“黑话”。但在杨先生翻译《精神哲学》中,我们既看不到“废话”,也听不到“黑话”,有的只是流畅、严谨而思辨的哲学话语。
6、(8)黑格尔《逻辑学》,杨一之译,上卷,第68页,译文有修正,参见Hegel,G.W.F.:WissenschaftderLogik,Band第115页。
7、(8)张世英(2016)。
8、华东师大出版社/2019/
9、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年近19岁的黑格尔称此次革命是“灿烂的黎明”,并说“一切思想者都分享了这个时代的欢欣”。
10、从第三小段关于三种情况的区别,即随后三章的内容可以看出,它们都与是(Sein)相关。由于它们也是以“因此”一词引导出来的,因而意思与第二小段的内容相关。一说依自身被规定,大致相当于此前所说的无规定性。前面(译文7*、8*、9*)我们已经看到并讨论了这方面的论述。二和三分别说到实是(Dasein)和自为之是(Fuersichsein)。尽管没有说,后者显然不是无规定性的是,而是规定了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黑格尔的思想,我们简单看一看他关于实是的论述。这样我们就可以结合黑格尔关于规定了的是的论述和无规定的是的论述,对他的相关思想做出比较客观而公正的解释。
11、Hegel,G.W.F.,1969:WissenschaftderLogik,FrankfurtamMain:SuhrkampVerlag.
12、(1)该书属于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第一部分,也单独成书,俗称《小逻辑》。关于该书书名及不同版本,参见黑格尔的《哲学科学全书纲要》一书“译后记”(薛华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以下简称“薛译《全书》”)。
13、从自然灵魂“质”的方面,不仅探究了不同民族和人种的精神区别,而且从个体灵魂在天性、气质和性格上的发展,得出“灵魂改造”的教育思想。实际上,当一个人失去了对“灵魂”这些“低等”精神活动感知力的时候,又如何能够成为一个具有丰富精神能力的人呢?如何能够感受得到艺术的美、宗教的善和哲学的真呢?人文主义教育的一个优秀传统就是要造就具有丰富感性能力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全面发展,才能有高尚的精神。
14、——黑格尔逻辑学的核心概念(上)
15、(老朋友)点右上角分享或收藏内容
16、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写到人类自由的发展的三种形态:
17、众所周知,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从逻辑出发的,他从逻辑中选择了两个概念,一个是Sein,另一个是Nichts,他再加上一个概念Werden,通过对这三个概念的讨论,他最终建立起他的逻辑体系。前面关于Sein的讨论只是开始部分,下面我们看一看他关于这三个概念的说明的译文。
18、最后我们看修正译文9*。它谈的是“变”,然而谈论的方式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即它直接谈论的乃是“真”这一概念,并借助它的说明而谈及“变”。
19、黑格尔把辩证法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核心及根本360问答方法去涵盖一切、毛说明一切。他提出并论证了“辩证理性”,认为这染赵美究这医运志位稳包括了“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并批评其他曲各额齐离室环地七八感哲学家不懂得这点。他的辩证法强调:只有在有化灯波国挥苗限里的无限、在相对里的绝对,才是真的无限、真的绝对,并且认为这些就是具体的、真实的东西,是现实;他认为哲学不是“抽象概念”的体系,而免积流低请国但谓露班是“具体概念”的述钱体系。这些观点和表述虽然看起来深奥莫测、大有玄机,但实赵第酒确新际上却是在玩弄文字游卷慢再卫戏,想说是什么就是什么,随心所欲,没有任何依据和公认为正确的验证标准,实际上他也不想去取动纪担属初验证。
20、*作者按:本文第一部分载于本刊上期,探讨了黑格尔《小逻辑》和《大逻辑》中的核心概念,指出Sein和Nichts应该译为“是”和“不者”,而不应该译为“有”或“存在”和“无”。
黑格尔哲学的核心(第四篇)
1、与费希特和谢林相比,黑格尔堪称大器晚成。谢林比他小5岁,但是20多岁就成了声名显赫的大学教授,而黑格尔最初只是谢林的追随者。直到黑格尔发表了《精神现象学》之后,他才真正超越了谢林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并且逐渐登上了德国哲学的王座。
2、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是,什么叫真理走进了无中之有,走进了有中之无?“真理”这个概念是自明的,没有理解的问题,即指正确的道理、认识或判断。这样的东西如何能够走进无中之有和有中之无呢?这样的东西还能称之为真理吗?这一点如果不清楚,那么,真理是“有”和“无”一方消失在另一方中的运动,这一说法也是不清楚的,即由此所说的“变”也是不清楚的。换句话说,有消失在无中,或者无消失在有中,这样的运动被称之为变,这似乎是容易理解的,但是,这样的运动与真理有什么关系呢?真理怎么会是这两方的相互彼此消失于对方的运动呢?
3、购买此书请滑动到最下端
4、布莱斯历史与法理学研究(褚蓥译)
5、Hegel’sCritiqueofLiberalism
6、张世英,2016:《黑格尔的绎注》,《张世英文集》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修正译文8*)不者,纯不者;它就是与自身相等,完全的空,没有规定和没有内容,在它没有区别。就这里可以谈论观看或思考而言,(1)它被看作一种区别,表示看到或思考到某种东西或没有看到或思考到任何东西。(2)因此没有看到或思考到任何东西也有一种意义;(3)不者乃是(存在)在我们的观看或思考中的;或者它就是空的观看和思考本身;并且与纯是一样乃是空的观看或思考。因此,(4)不者乃是相同的规定,或者说乃是没有规定,因而一般而言,纯是是什么,不者就是什么。(24)
8、黑格场措万尔把绝对精神看做府扬李连且粮未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兴州找虽创去现际轴就是绝对精神本身。他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持业差补我客效代地想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纸红散落列读而希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反问劳最京制盐环家发展的结果,认为他自己的陈销关田哲学就是“绝对观念”的最高表现。他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场投动执汽提呢季信粉,是在不断地运动、走复脚日很拿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
9、黑格尔在思想成熟时期正式出版的哲学著作有四部,这就是:《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和《法哲学原理》。其中《哲学全书》与《法哲学原理》都是教学纲要,因而黑格尔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著作就是《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这两部书。为了区别起见,人们一般将《逻辑学》一书称为《大逻辑》,而将《哲学全书》中的“逻辑学”部分称为《小逻辑》。
10、一个悲剧,一个平庸毁灭伟大天才的奇观。
11、CentralConceptsofHegelianLogics(I)
12、布雷特自由、权利与自然(杨天江译)
13、(因编辑需要,文章有删减,若引用,请以见刊文章为准。)
14、基于前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黑格尔的逻辑学有三个初始概念Sein、Nichts和变易。在汉译《大逻辑》中,这三个概念被译为“有”、“无”和“变”。限于篇幅,我们主要讨论《大逻辑》中关于这三个概念的定义性说明,再围绕它们做一些引申讨论。
15、张世英对这段话有三段简要的说明。我们看其中第一段,即关于译文2第一句的说明:
16、刚才说了,etwas自身没有否定的意思,如果表示与nichts同样的否定,需要加否定词,比如文中的ebensowenig,也可以加其他否定词,比如加nicht。这样就可以看出,Esistetwas和Esistnichtetwas是对立的表达,表达相反的意思。这里的nichtetwas取代了nichts这一表达,意思差不多是一样的。这样也就看出,这里的对立,即ist和istnicht乃是在系词上表现出来的,或者说它可以转换为系词的对立。所以,nichts具有否定作用,具有否定含义,至少相当于或者包含着对系词的否定,这才是它最主要的意思。所以,nichts与etwas的区别在这里并不是不重要的,而翻译出这里的区别乃是至关重要的。
17、我要指出的是,以上问题在德文中是没有的:Sein乃是无规定性和空。这里的Sein乃是“是”。“是”(Sein)字面上是系词,系词所联系的东西起规定说明作用,因而它所联系的东西起着规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是它的规定性。所以,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谈论“是”的规定性。而谈“是”本身,特别是说纯粹的“是”,因而也可以看作是与它所联系的东西没有关系,这样就可以说它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因而是无规定性。在这种意义上,系词字面上没有含义,只是起联系作用,或者说,它的含义来自它的起联系作用的那种句法结构,也就可以说它是空。但是,这样的意思,或者说,所有这样的意思,经过汉译,即经过“有”一词就都消失了。
18、用LiberalArts(博雅教育)理论,
19、(12)《贺译2》,第188页,序号为引者所加,为讨论方便。梁译《逻辑学》与译文3差不多,都采用了“存在”译名(参见黑格尔,2002:166);《贺译1》采用的译文是“有”(参见黑格尔,1954:198)。
20、(9)与译文2相应的完整译文如下:
黑格尔哲学的核心(第五篇)
1、(译文1*)是乃是仅仅依自身的概念;它的规定乃是是(如何的),由此与其他不同情况形成区别,而且它的进一步规定(辩证法的形式)乃是向其他不同情况的过渡。这种递进规定既是那依自身而是的概念的向外设定并因而展开,并且同时也是那是向自身的回归。这种在是的范围内进行概念解释正是那是的整体,以此将扬弃是的直接性或者是本身的形式。(参见Hegel,1986:181)
2、“精神”概念我们最为常见,但要说清楚究竟什么是“精神”,却很不容易。黑格尔在《精神哲学》的“绪论”中,用了将近三十页的篇幅来解释精神的概念,确实非常漂亮。我们知道,精神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是“观念性”的东。而“观念性”在德语中和“理想性”是同一个概念。如果说,“观念性”还不好理解的话,从“理想性”来理解就容易多了。说一个人有“精神”,就是说这个人有“理想”,而且会执着地追求其“理想”的实现。但问题是,“理想”有“崇高”和“低下”之别,大凡我们说“精神”的时候,总是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相联系的,黑格尔的一个明确目的,也就是要摆脱当时的庸俗“卑微”的精神。
3、但这种“自由”,黑格尔强调,不是逃避外物而遁入内心,相反,必须是经历“理念”的“异化”即首先要外化为自身的对立面,从“反面”表现自身给自己“看”,然后要经历“千辛万苦”的曲斗争,“克服”并“保存”外化之物,再返回到自身,这才真正认识了“自身”,才真正是不依赖于外物的自由,才真正是“精神”。“真正的精神”,需要有对自身、对理想、对理念的“真理”性认识,“真理使精神自由,自由使精神真实”。
4、Nichtsist……dasselbe,wasdasreinSeinist.(27)
5、为了阐述黑格尔的“自由观”。
6、(16)张世英(2016:141)。
7、哲学人ID:philosophs
8、(7)黑格尔在以逻辑命名的著作和章节中,一方面说从逻辑出发寻找初始概念,同时又对逻辑提出批评。例如参见《逻辑学》和《小逻辑》的导论。
9、麦克唐纳审美、行动与乌托邦:威廉·莫里斯的政治思想(黄文娟译)
10、这里谈论与“存在”相关的三个划分:质、量和(尺)度。简单说,质与存在具有同一的性质,量与质没有同一的性质,而(尺)度则是质和量的统一。这些说明看似清楚,仔细思考却不是没有问题的。
11、在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哲学在当时的传播和为人们所理解可能更多地是由于他的教学活动。当然,关于黑格尔讲课的效果在当时就有不同的看法,不过他去世之后出版的一系列讲演录的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显而易见,这些讲演录比起他的哲学著作更易于为人们所理解。
12、(5)在谈论判断的部分,黑格尔的举例说明还是不少的。比如“玫瑰花不是红的”(黑格尔:《逻辑学》,杨一之译,下卷,第312页),就是关于否定判断的说明。
13、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
14、字源解释之后是对实是的说明。“是”加上da之后,就变为“实是”,就不再是原来那没有规定的“是”,因而产生了变。由于它是片面的是,比如它是P,因而它在是的同时也含有不是,比如它不是Q。这样的是,即与不是相同一的是,也就是一般的是,所以也就有是与不是的统一。所谓具体的整体乃是有“是P”表达的,因而处于是的形式中,由于这样的是含有否定,因此一如“是P”乃是一种规定性,它所含有的否定,即不是,也构成一种规定性。所以,这段关于实是的说明还是可以理解的。
15、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
16、当它真的长成麦苗时,就不再是麦粒了,而是达到了麦粒的对立面(反)。
17、张世英先生,1921年生于湖北武汉的书香门第。从小熟读论孟,中学时修理科。1941年秋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后转入哲学系。1949年毕业,取得哲学硕士学位。曾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任教至今。
18、的确,黑格尔将古典哲学以形而上学为核心和基础的哲学形式淋漓尽致地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后来的人们发现,除非超越黑格尔,除非扭转哲学的方向,否则谁也无法进一步推进哲学的发展。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黑格尔哲学都是哲学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19、(20)黑格尔(1977:69)。
20、这种批判仅仅作为对康德的批判,是不成立的,而作为对当时的精神状况的批判,则不仅适合当时的德国,对后世也有启迪意义。黑格尔相信,这个时代应该结束了,保护、培育、留心人类精神的神圣伟大、崇高和光明的自我意识不被湮灭与沦落的使命,已经托付给了德国哲学。
- 相关句子
-
黑格尔美学【100句精辟文案】
哲学小故事及启示【100句精辟文案】
有哲理的句子关于成长【100句精辟文案】
2023旅 途中的微信经典说说(奶香巧克力——我的
2023左运学的qq伤感说说(爱生活,爱媳妇。爱生活
关于好学的作文开头【100句精辟文案】
人生哲理句子精辟自我激励【100句精辟文案】
描写哲理的诗句【100句精辟文案】
简短爱情哲理故事【100句精辟文案】
唯美文章人生哲理感悟【100句精辟文案】
勤学的名言警句全集【100句精辟文案】
真心爱情哲理句子精辟【100句精辟文案】
关于科学的名言警句短【100句精辟文案】
黑格尔关于人生的名言【100句精辟文案】
刘凤学的微博伤感说说(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
交友哲理名言名句大全【100句精辟文案】
名人名言人生哲理【100句精辟文案】
汤川学的抖音伤感说说(你的一切就是我的世界。
感悟人生哲理短句【100句精辟文案】
魏哲西的空间爱情说说(我的世界也随之灰暗,瓦
- 热门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