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语录大全-伤心短句-伤感的句子说说心情短语-美句网

当前位置:美句网 > 句子大全 > 正文
作者:

王阳明思想【100句精辟文案】

admin 2023-03-11 句子大全

王阳明思想(1)

1、(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2、这段话大概是想说,教人做学问不能让他心里想着其他与学习不沾边的事。一般刚开始学习的人都会心猿意马,不能定下身心,而所想的多是想干的一些事。这个时候只需要让他能够坐下来想一些事情。时间久了,等到心稍微静下来,但是还是呆呆的坐在那的话,不去主动学习,也是没有进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他如何去学习了。

3、“知行合一”的思想到现在也不过时,“知行合一”思想强调肯定实践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用自己的行动在诠释着“知行合一”的智慧,像香港的慈善家邵逸夫,用勤劳智慧挣得钱,反过来回报社会,全国各地都能见到“逸夫楼”的身影;助人为乐的雷锋,更是把助人为乐放在实实在在的身边小事上,而不是仅仅在嘴边;两弹元勋邓稼先,更是用学得的知识,报效祖国,为中国造出原子弹与氢弹……

4、 在认识论上,王阳明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5、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6、人孰无过,改之为善。

7、“明”人“明”诗|王阳明儿时的怪梦,多年后竟然成为现实?

8、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三是致良知。这构成了王阳明心学大厦的三个基柱,但最为核心的还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9、立诚说:立诚是根本,好比执刀于咽喉处

10、在提出“致良知”说之前,王阳明曾经陆续提出过三种学说,即静坐说、明镜说和立诚说。这三种学说虽然各有局限,但是都为“致良知”打下了基础。所以,若想了解阳明心学,我们不可不知阳明思想的发展路径。

11、百度百科—心学《传习录》。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致良知知行合格物致知。在哲学方面,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说,否认心外有理。认为事物的道理或规律离不开心或意识;在认识论上,王阳明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王阳明心学的基本思想是:心外无物;良知;本然与明觉;致良知;知行合一。

12、“明镜”论和“致良知”说之间存在着“本体功夫论”上的差异。我们知道,神秀和慧能曾分别作过两首偈,其中揭示的“明镜”论的差异其实也是“本体功夫论”上的差异。

1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跟王阳明学修心”→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14、知是行的基础,行必须以知为前题,如果只知不行或者只行无知,那么思想境界永远都达不到最高的境界。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去检验,丰富创新和进一步完善。

15、ID:ymwxyjzx

16、(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

17、著有《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大学问》流传。

18、“静坐”说:阳明心学发展过程中的连接点

19、龙场悟道在阳明学发展史上乃至整个儒学思想史上,都有着无可估量的意义!

20、致良知(价值归宿),“心即理”是开端,是起因,即意动;“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三者是必然的递进关系,进而形成了一个统一整体,缺一不可。

王阳明思想(2)

1、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王守仁率湖广兵抵达南宁,而卢苏、王受刚归降,愿意立功自赎。王守仁密檄诸将移兵剿仙台等贼,分永顺兵、保靖兵各自进剿,约定在五月十三日抵达巢穴。叛军退守永安力山,仍然被王守仁围困的大军打败,溃军为副将沈希仪斩杀。至此,断藤峡叛军几乎全尽。

2、王阳明的“明镜”论所说的就是“心”的修行。但王阳明又非常担心,如果过于专注于心的修行,就可能会演变成弃绝一切外部事物和人伦道德,最终陷入静寂虚无的“虚禅”世界。鉴于此种担忧,王阳明借用程颢的话,来表明自己的“明镜”论并非如此。

3、禅宗也是王阳明思想的又一个重要源头。佛教里有他力成佛和自力成佛之分。净土宗就是他力成佛,禅宗就是自力成佛。自力成佛就是相信自己,自己觉悟了就是佛。这也是王阳明思想的重要源头。

4、王守仁的思想是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5、从《传习录》看,阳明在论及知行关系时,有一个反复申明的观点,叫做“知行本体,原来如此”。他本人有时候又将“知行本体”称为“知行之体”、“知行体段”。究竟什么是“知行本体”呢?这四个字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如阳明所说:“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这里的“本体”,就是本来面貌的意思,“知行本体”也就是指知与行互相联系、互相包含、本来一体;知行分离,也就背离了知行的本来意义、违背了知行本体。第二层意思,阳明又说:“‘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这里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良知良能。二者相较,后一种“知行本体”的含义无疑更为根本。

6、贵阳孔学堂作为贵州省的文化殿堂,一直致力于阳明学的传承、发展与传播,阳明文化系列讲座的推出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阳明心学研究院的设立吸引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各大高校专家学者入驻,举办与王阳明相关的活动更是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此次与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共同承办“传习社文化沙龙·名家讲座”,邀请楼宇烈教授解读《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更加推动了王阳明哲学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7、致良知的第二层基本意思是“依良知而行”。“致”字在这里相当于“行”字,致良知即“行良知”,即依良知而实行。阳明更为强调这一面,他说:

8、如果用我们平常定义各种概念的方法来定义“良知”,还真难说得清楚。王阳明的方法是,随时随地捡现在的例子给弟子们讲解。

9、二是知行合三是致良知。这构成了王阳明心学大厦的三个基柱,但最为核心的还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10、他在龙场直面生死悟道之后发出的欣悦惊呼,堪称历史文化发展即将进入心学时代最震撼人心的思想惊雷。

11、关于王阳明先生,我们在《王阳明》大传里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知道他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二个半完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之一;儒家的四大圣人(孔孟朱王)之一;近500年来中国最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也就是自阳明先生以降,无出其右等等。

12、阳明完全是从道德出发来讨论知行功夫的,故在他看来,知必须表现为行,能知必然能行。知与行相即不离,两者是同一功夫过程的不同方面。

13、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14、《大学问》是王阳明最重要教典。儒家圣贤孔孟朱熹,王阳明承前启后,是近代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纵观中国三教九流之学,王阳明乃一颗璀璨明珠,此喻决不为过也。在三间圣殿中,孔子居中,左释迦右老子,此王阳明之公开观点也。王阳明儒学功底深厚,有能力及胆识出入佛老,不仅辨析名相而且身体力行,最后融三家于一炉,拈出“致良知”之三字以为万能钥匙,谓时时处处按良知行事,则适得其所、百发百中,真乃大明咒、无上咒也。

15、说的那么复杂!其实通过王阳明传就可以看出:王阳明的思想其根本就是“知行合一”,说白了就如同是今天的“实用主义”,就是所有的理论都是为了实践而生的,但是是在“主忠信”基础之上的“实用”,其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做法就完全体现了这种思想!事件:1平定江西叛乱:其手法根本就没有什么仁义,道德!就是不惜一切手段平定叛乱,目的就是为了保国安民(这个基本能反映出他的思想,仁义道德能平定叛乱么?四书五经能平定么?不管什么是要能平定这叛乱那就是好的)!擒获宁王:宁王叛乱的时候他无一兵一卒,到后来领兵八万,帅伍文定等平定叛乱!什么仁义道德,忠信孝悌不能起到任何作用,能改变状况的就只有“行”“知”,而且是能至于“行”的“知”

16、善念者,本性也,恶念者,习气也。

17、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

18、王阳明心学的思想方法:

19、阳明心学爱好者的集聚地

20、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王阳明思想(3)

1、第三个层次,是思想对话的层次。阳明心学可以和佛学来对话。《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说“心”要超越于具体的事物、现象,既要随时应对这些事物、现象,可是又不要执着、痴迷在任何一个具体的物相上。“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一种内在的相通。

2、王阳明说:“为学必诚。”他在晚年时将“致良知”作为学术宗旨,在此之前,王阳明一直将“立诚”作为为学宗旨。

3、静坐是收摄心神的办法,但不能求静厌动。动静都是功夫,但偏向于动,便向在具体的事上磨练。

4、若驳杂未去,其间固自有一点明处,尘埃之落,固亦见得,亦才拂便去。至于堆积于驳蚀之上,终弗之能见也。此学利困勉之所由异,幸弗以为烦难而疑之也。

5、时习一词语出《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说,按时温习。能做到按时温习所学知识的关键,是在一个人独处时要学会克制自己约束自己不忘学习。

6、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7、正德十三年(1518),王阳明特作《修道说》(《王文成公全书》卷七),对立诚加以详细论述。同年,薛侃刻印《传习录》。《传习录》中多处提到了立诚的必要性,其中包括诚意与格物致知的关系,诚意与正心的关系,诚意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诚意与明善的关系,诚身与明善的关系等。

8、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认为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9、王阳明广收门徒,宣传他的思想主张,史称“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他的著作有《王成文公全书》三十八卷行世,被学术界评价为中国封建中世纪社会后期出现的最早的启蒙哲学。

10、在《传习录》中就可以看到王阳明并不提倡他的学生学习佛、道。而是要实地用功,体察自己的良知做到格物致知。

11、了解王阳明可以由三个层次来讲。第一个层次最简单,讲心、讲良知,良知就是道德,人内心的道德自律。

12、(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13、阳明学绝不仅仅属于中国,也绝不仅仅属于古代,恰恰相反,它作为东亚诸国共同的思想资源,在各国近代化进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4、另一方面,又要对良知本体在现实环境中作用流行的相对性、具体性以及致良知过程的无限性保持清醒认识,以防道德主体的自我膨胀、猖狂及虚无。

15、应原忠对王阳明在上文中提到的教诲不太理解,心存疑问。正德六年,王阳明为了解除他心中的疑惑,特意作《答黄宗贤应原忠》(《王文成公全书》卷四),其中详细阐述了“明镜”论:

16、心学,吸取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17、王阳明的哲学主体是“心本体论”,也就是说,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脑子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

18、明正德13年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的含义是当我们面临困难,处理事情的时候,我们在事上下功夫,有时候,怎么都理不出一个正确的头绪来;在理上下功夫,偶尔会有一点点成就,但是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只有在心上下功夫,相互之间打开心门,坦诚相待,则就会事半功倍,成效显著,心上的成就,才是真正的成就。

19、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20、王阳明可以与苏格拉底对话,因为苏格拉底特别强调“要认识你自己”。认识世界首先是要认识自己,认识你的内心和精神。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个永远不会穷尽的东西,一个是浩瀚无边的宇宙,一个就是你自己的内心,就是道德律。为什么你的道德是如此规定的,你行为准则是如此?这是永远不可穷尽的一个领域。王阳明的学说跟这个恰好有一个对接的可能性。

王阳明思想(4)

1、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书王琼对王守仁的才能十分赏识,在王琼的推荐下,王守仁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

2、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3、“知行合一”我们要联系阳明“心即理”的思想,来分析和讨论他的“知行合一”说。

4、另一方面,阳明学对后世影响之深,再没有其他学派可以与之比肩。明亡以后,清代阳明学受到打压,但被誉为“同治中兴名臣”的曾国藩,一生都崇拜阳明、效法阳明。进入近现代,阳明学作为一种平民哲学,被当作反抗压迫、争取平等的思想武器,重新焕发出光彩。譬如孙中山先生的“知难行易”学说,就是由阳明“知行合一”学说发展而来。蒋中正也喜欢阳明学,到台湾后把台北市的草山改名为阳明山。

5、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之后,引起了很多争论。为了让世人理解“知行合一”的主旨,王阳明主张通过“静坐”去自己觉悟心性的本体。龙场悟道不是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吗,那么,就通过“静坐”去体会“道”与“心性”。

6、③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个人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秩序。

7、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8、王阳明的“静坐”说并不是只专注于“静处无事”时的修行,同时也没有忽视“动处有事”的功夫。王阳明曾说:“所谓知得洒扫应对,便是精义入神也。”

9、王阳明是继承儒家的思想的,并不是道教。他仅仅是在年轻时钻研过道教、佛教。

10、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纸上的学问,而是实践中的智慧。王阳明说过,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练自己,这样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有群友说,王阳明是“思想的巨人,更是行动的巨人。”王阳明的一生,就是他心学的最佳代言。

11、这个心,就是天性,就是天理,就是天赋予人的善性。为了和一般意义上的心区别开来,我们称这个心为“本心”。既然心即是理,人可以在道德实践中将心之理赋予行为和事物,因此也就无需求理于外,到外在的事物上去求一个道理。阳明所说的“物”,是与心即理的“心”关联着的,“物之理”实际上也就是指“心之理”在物上的落实,也就是道德原理与道德法则,而不是指客观知识性的理。这些道德原理和法则,只能来自于继承了天性、蕴含了天理的本心,而不在物的自身。心之理落实到事物上而得其宜,也就是恰好、刚刚好,这种情形就叫作“义”。因此,求义或者求理,就只能在本心上求,而不能在外事外物上求。

12、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他认为知行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割的。王阳明认为,人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以“行”去实践“知”,只有把“知”“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善”。

13、第辨是非(智慧)。这是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就是唤起、体认、践行、扩充、光大、达到、实现。所以致良知就是要通过那些“致”的行动实现人皆有之、与生俱来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达到万物一体、与宇宙同化的圣贤境界。

14、王阳明关于静心学习的几句经典语句:

15、凡人情好易而恶难,其间亦自有私意气习缠蔽,在识破后,自然不见其难矣。古之人至有出万死而乐为之者,亦见得耳。

16、王阳明的高徒钱绪山曾经指出,王阳明的“学”有三变,“教”亦有三变。“学三变”是指:少时,驰骋于辞章;后来又沉迷于道教和佛教;在龙场历尽艰难之后,豁然有得于圣贤之志。“教三变”是指:在贵阳时,提出了“知行合一”说(1509);自安徽滁州回来后,教授弟子“静坐”说(1513);自江西回来后,提出“致良知”说(1521),直指本体,令学者言下有悟。

17、在龙场期间,阳明建造了龙冈书院、寅宾堂、何陋轩、君子亭、玩易窝,聚徒讲学,培植后进,弦歌不辍。阳明在贵州不只是悟道、讲学,他与这里各民族、各阶层的人物相处,播撒中国文化的种子,以仁德感化四方。阳明认为,天下没有不被感化之人,应邀写了《象祠记》。他尊重少数民族,尊重其上层人士,又坚持原则。对待少数民族,《礼记·王制》说:“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异其宜。”儒家的这个主张很有道理。

18、阳明认为,圣贤经传当中有时偏重说知,有时侧重说行,实际上是针对不同的人来说的。在根本意义上,知行就是一回事。但是,程朱理学尤其是朱子之学,在修养功夫上是主张先致知、后涵养的,也就是主张知先行后的。阳明认为,程朱实际上将知和行割裂了开来,造成后来学者离行而求知,所得不是真知,所行不是真行。因此,他的知行合一之说,也是针对程朱理学功夫论的偏失,以及明代士风堕落的现实情况而产生的。

19、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阳明门人薛侃在赣州刊刻包含了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的《传习录》。

20、王阳明晚年将“良知”喻作“明镜”,他认为明镜有自净的能力,良知自身也有去除私意习气的能力,所以顺其自然就好。

王阳明思想(5)

1、②方法论:程朱理学偏重于外在工夫,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内心潜在的良知。陆王心学则偏于内在工夫,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

2、明正德13年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是心外无物。明正德十三年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主要指的是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心外无物,人心是一切事物的本源,主张心外无理伦理纲常是人们心中所固有的和鲜艳的良知,要认识伦理纲常之礼,就是所谓的致良知,要用心去体会,而不是通过格物致知而实现的。明正德13年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的含义明正德13年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的含义是当我们面临困难,处理事情的时候,我们在事上下功夫,有时候,怎么都理不出一个正确的头绪来;在理上下功夫,偶尔会有一点点成就,但是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只有在心上下功夫,相互之间打开心门,坦诚相待,则就会事半功倍,成效显著,心上的成就,才是真正的成就。

3、《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4、阳明学说精义与时代特色

5、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十八岁的他参加礼部会试,因考试出色,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人,不久后任兵部主事。

6、①宇宙构成: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人心之外,主张“即物而穷理”,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心即理”,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主观唯心主义。

7、由上可知,王阳明认为,诚意是贯穿《大学》《中庸》始终的本原功夫。

8、回翔瞻顾,取鉴前贤,今天的人类已步入了文明对话的又一重要轴心时代,研究王阳明及其后学不仅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将来的发展,以激活一切可供利用的思想文化资源,以涵盖东西方文化经验与智慧的宽广胸襟来谋求人类问题的解决出路。

9、心外无物。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构成了他对整个世界的基本看法,即世界观。

10、王阳明为什么要提出“静坐”说呢?据《阳明先生年谱》记载,王阳明当时曾指出:“悔昔在贵阳举知行合一之教,纷纷异同,罔知所入。兹来乃与诸生静坐僧寺,使自悟性体,顾恍恍若有可即者。”

11、阳明一生的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讲学和社会教化为中心而展开的。阳明讲学究竟讲些什么内容呢?

12、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13、青年时期的阳明,一方面认同程朱所提倡的人生境界和修养目标,另一方面对于程朱的修养功夫则无法契入。

14、整顿吏治,是他治理地方的措施之一。关于权力,他认为,权为天下利害所系,小人窃之以成其恶,君子用之以济其善。君子欲济天下之难,不能不操之以权,但君子用权,必由其道。那就是:以至诚之心立德,扶植爱护良善;昭示不可夺去的气节操守,引导下属走正路。慎重地对待权,用好权,在用人上,在心态上,“坦然为之,下以上之;退然为之,后以先之。是以功盖天下而莫之嫉,善利万物而莫与争。”这里用老子“不争”的思想,调节心灵。足见惩治腐败,一靠制度,二靠良知,一内一外相互作用。

15、知不仅是“知道”,更有“良知”之意!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把“知”与“行”看作一个统一的过程。

16、据悉,6月24日,楼宇烈教授还将再次于孔学堂开讲,主题为《汉字与文言文的当代意义》,敬请关注!

17、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思想差异:关于本体论:王阳明相对于陆九渊更加坚持心本体论,对朱熹哲学进行了系统的改造和批判;关于修养轮:王阳明的修养论比陆九渊的更加系统化和完善化;关于格物:陆九渊强调明心为主,提出心即理,王阳明提出把物解释为事,格物变为格事,进而提出其格心论。

18、阳明学产生以后,迅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王门弟子分化成为浙中学派、江右学派、泰州学派等,遍布中国十几个省,尤其是在中下层民众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因为阳明学“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主张,摆脱了长期的文字训练和经典阅读,是一种简单直截、当下即是的工夫,所以能够引发中下层老百姓的极大兴趣,直接推动了儒学平民化运动,构成了对官学也就是朱子学的冲击,实际上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19、王阳明所说的为学头脑包括存天理、去私欲,体认未发之中,省察克治,等等。其中的关键点就是,促使心体发挥作用。对王阳明而言,心体作用的终极目的即为立诚。王阳明曾以树根与枝叶来形容诚意与其他功夫,该比喻极为贴切。诚意为根本之功夫,其他任何功夫皆应出自诚意,如此才有存在的价值。

20、王阳明在提出“致良知”之前,将诚意作为培根之学的主旨。当他提出“致良知”之后,致良知就成为培根之学的主旨。

推荐句子
相关句子
热门句子


美句网,分享优美的伤感句子,这里为您准备了很多的伤感语录,伤感说说,伤感短句,伤感短语,伤感的句子说说心情,伤心的句子说说心情等美句大全!
Copyright 美句网 www.sonymi.com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蜀ICP备202201585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