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国论【简短57句】
admin 2024-02-23 句子大全 ℃ -
一、六国论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2、唐德宜《古文翼》卷七:“以赂秦作主,而又补出不赂者以赂若丧,是非利害,了然如指诸掌。至其气雄笔健,段落紧密,尤自出人头地。篇末一结,若预烛南宋之主和,而深为寄慨,识更远到。”
3、(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4、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5、学生在利用导学案自学的基础上,进入课堂学习。
6、学生齐读,整体强化。
7、封建王朝末期,文武百官各个都是马屁精,偶尔冒出一两个有远见的,要么大隐隐于市,要么说了真话,杀头或者左迁。曹刿说得好,“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只是浮云能蔽日”从来都是违心的谎话或是天真的谬言,“清君侧”从来不只是清君侧,而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8、眼见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果将不堪设想。苏洵为此心忧,忧而思救,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9、(2)“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10、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
1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12、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13、这是采取侧面进击、迂回包抄之法。因为作者要指责包括二苏在内的后人袒护六国、专门罪秦的偏颇之论,就必然要证实六国与秦一样都很暴虐;作者要论证六国必然破亡,当然也必须首先论证六国的所为是违背了天道人情。
14、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15、所亡:所丢失的土地(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
16、若夫先王之政则不然,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呜呼,此其秦汉之所及也哉?
17、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前275年魏割温予秦。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18、浦起龙《古文眉铨》卷六十三:“赂字篇眼,紧粘后祸,为鉴警时也。若就六国言六国,不如次公中肯,而警时则此较激切。以地赂,以金增赂,所赂不同而情势同,读之魄动。”
19、廖鹏飞语文工作室新课程教学系列
20、《过秦论》和《六国论》虽然都运用了述评结合的手法,但两文表现手法的侧重点不同。《过秦论》侧重于记述,因为本文主要是运用大量的事实来进行对照比较,让事实说话,从而证明秦亡的原因。《六国论》主要在分析阐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弊端所在,所以全文侧重点放在议论分析上。《过秦论》采用先述后评,以述为主;《六国论》采用先评后述,边述边评,以评为主。
二、六国论ppt优秀课件
1、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2、林纾:“观诸侯之割地赂秦,非谋诎智昏,出一不得已也,即不割亦未必不亡。老泉持论,不为无见。末数语,阴指契丹,特借题发挥耳。”
3、“一愤”是读出其中的“愤懑”心情,语调沉郁、浑厚,语速缓慢,有遗憾意味。例如,“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等。
4、《过秦论》与《六国论》虽然出自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之手,但却有同曲异工之妙,堪称中学语文教材中又一著名的姊妹篇。
5、B.固不在战矣(固:本来)
6、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7、思厥(jué)先祖父与(yǔ)嬴
8、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9、为了证明这个论点是正确的,作者从六国本性、六国谋士、秦国谋士言行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证。李桢认为六国本性与秦国无异,也是“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弱肉而强食”如果他们得逞,未必不是又增加一个暴秦。
10、一是苏洵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苏洵立论的根据;
11、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苏洵的生平,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12、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3、殆:大概几乎(除此之外,殆还有危险得意思:思而不学则殆)
14、第二段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15、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16、以诵读为切入点,体会文章的节奏、情致,整体把握经典文言文。
17、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回答,教师补充。
18、结合时代背景,明确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
19、秦始皇起先要驱逐客卿,因为李斯的言论而作罢;吞并天下之后,就认为客卿没有用处了。于是凭借法制而不凭借人治,认为百姓可以依靠法律治理(好),认为官吏不一定要有才能,选择能够遵守自己的法令(的人)就行了。因而毁坏名城,诛杀豪杰,(使得)民众中优秀杰出的人流散回归到田亩之中。先前那些被四公子吕不韦之流的人所供养的人,他们都回到哪里呢?不知道他们是(甘愿)面黄肌瘦地老死在普通百姓之间呢,还是会放弃耕种长声叹息来等待时机呢?(显然是后者)秦朝的动乱虽然形成于秦二世的时期,然而假如秦始皇知道担忧这四类人,使他们各有各的职守的话,秦国灭亡不至于像这样迅速。把上百万的虎狼放纵到山林中而使他们饱受饥渴,不知道他们将要吃人,世人都认为秦始皇明智,我不相信。
20、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三、六国论翻译
1、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2、苟以天下之(指示代词,这样)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4、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5、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6、(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7、学习史论借古讽今的写法,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情操,厚植爱国情怀。
8、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其长于写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三人合在一起就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其中的《权书》(权书都是评论历史和政治得失的文章)
9、《六国论》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贿赂秦国。北宋著名散文家苏洵所著的《六国论》可谓最经典之作,其系统分析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灭亡的原因,最终提出了一个令人叹服的结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0、课堂检测,巩固提高
11、就文章的体裁来说,两文同属历史评论。一评秦国灭亡缘由,一评六国破灭原因。就文章的主旨来说,两文均意在借古讽今,劝诫后人要吸取前人教训,勿重蹈覆辙,悲剧重演。就文章的表现手法来说,两文均采用了评述结合。这是两文的相同之处,但它们同中有异,异中见妙。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2、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13、与(动词,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
14、《过秦论》与《六国论》的评论点都非常明确,但两文所放的位置不同。《过秦论》的评论点放在文章的最后。卒章显志。《六国论》的评论点放在文章的篇首,开门见山。《过秦论》在前面述评的基础上,收束作结,发人深思,令人回味;《六国论》开篇点旨,一目了然,鲜明突出,引人入胜。
15、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6、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
17、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文章史实论据典型、充分,分析、对比、比喻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苟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 推荐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