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丘记翻译【简短146句】
admin 2024-02-27 句子大全 ℃ -
一、虎丘记翻译
1、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2、两度游虎丘,见虎丘本色。
3、写西湖春天的美景时,先写石篑多次对我说“急往观之”,“余(我)时为桃花所恋”,“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是直接写景,写出了春天的西湖美不胜收。
4、④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孟子《庄暴见孟子》)
5、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6、⑧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韩愈《祭十二郎文》)
7、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8、2019年第18届古诗文大赛复习资料详解之提高篇(31)
9、你的鼓励让我更“卖力”?
10、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鸿门宴》)
11、⑤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2、(3)遂使丘壑化为酒场:于是(或因此)令丘壑变成了酒场(一般)
13、主语的省略。例如:
14、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15、根据文意,将“张”“竖”“走”三个字准确还原到(乙)文的括号里。
16、这是两位历史名人讴歌山水的妙笔精品。
17、我们的教材是沿袭了过去桐城的老路子,要“以文载道”,一方面屈从于传统的力量,选了些所谓的经典篇目。二是选择的篇目,以说理为主,而且说的都是些远离今人生活的理,甚至这些理在古代也并不是特别重要的。
18、第3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实词一般有多个义项。溯:①逆流而上,是原本的字义;②追溯,是后起义。蹊:①小路;②蹊跷。及:①到达;②赶上;③比得上;④推及、顾及。旦:①天亮;②(某一)天。根据文中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溯溪行”,即“顺着小溪逆流而上”,所以“溯”为“逆流而上”;“蹊径狭”,即“小路狭窄”,“蹊”“径”都是“小路”的意思;“杖屦可及者”,即“拄着拐杖穿着鞋子可到达的地方”,所以“及”为“到达”;“昏旦”,即“傍晚和早晨”,所以“旦”为“早晨”。
19、⑤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20、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二、虎丘记翻译及原文拼音
1、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3、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⑩奚以知其然也?(庄子《逍遥游》)
5、⑪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邶风•静女》)
6、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7、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8、……,……也。例:
9、各位热爱语文的同学们,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要点,同学们认真浏览,详细笔记。
10、译文: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11、选文当与文学史结合
12、这段的翻译每到这天,全城的人都关闭门户,肩挨肩地来到(这里)。(上至)官宦人家的男男女女,下到平民百姓,没有谁不是化上艳丽的彩妆穿着华美的衣服,在行人往来的道路旁边铺设垫席,摆上酒菜。从千人石向上直到山门,(密密麻麻紧挨着的游客)像梳子齿、鱼鳞一样,檀木做的歌板像山丘一样堆积,酒樽里的酒就如流云一样倾泻。远远望去,就像(无数)大雁落在平坦的沙滩上,(又像漫天的)云霞铺在江面上一般。(即使)雷鸣电闪也无法描绘那热闹的场面
13、④屠惧,投(之)以骨。(《狼》)
14、(《小修诗序》)他把死学古人的做法斥之为“粪里嚼渣”“顺口接屁”“一个八寸三分帽子人人戴得”(《与张幼宇书》)。
15、jī占卜问疑:扶~(一种迷信活动。亦称“扶箕”)。通过占卜问吉凶(divine)又如:乩语(巫神在沙盘上写出的预示吉凶的话);乩坛(放扶乩用具的桌子);乩架(扶乩用的架子);扶乩1193
16、荇藻:两种水草名。这里用以形容月光下树的枝叶影子。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7、往往通过填空、回答问题的方式,考查对文章层次、景物特点、内容要点(如湖北武汉卷10题: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吉林卷15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范仲淹读书时的轶事)、人物性格特征与感情态度、作品意义、阅读感受等方面的把握程度。这是除了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之外考查频率最高的点。解答时务必注意,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善于从细微处着眼,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同时要推敲答案用语的准确性,概括力求要言不烦,不偏不倚,切中要旨。
18、②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19、③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0、一次是在春天,“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作者感到“悠然欲与清景俱往”。
三、虎丘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1、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2、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3、今天是农历八月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源于上古,普及于汉,定型于唐,盛行于宋以后。中秋节以月之圆象征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亲人的情感,祈盼丰收、幸福的愿望。今天我们就读一段明代散文家袁宏道记述中秋夜游虎丘的文字。
4、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5、①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
6、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7、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8、⑧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李朝威《柳毅传》)
9、……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10、(10)趺坐:两脚盘腿打坐。
11、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12、目前的教材都以专题分,在专题下放入文言、白话、翻译三种类别的文字,这是很不好的。我们的教材编订者所拟定的专题,都是思想性的,而将文章系于各种思想之下。我认为这是本末倒置的一种做法。为什么?因为语言文学应当以“文”为本,而不是以“道”为本。
13、瓦釜: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瓦釜即瓦缶,一种小口大腹的瓦器,也是原始的乐器。这里比喻粗俗的音乐。
14、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15、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16、我认为今后不应当一味因循守旧,把一些从形式到思想都比较老旧的文章奉为经典,觉得不可舍弃。而应当一反故习,将一些比较有趣味有思想的古文编入教材中,比如刘伶《酒德颂》、鲁褒的《钱神论》、韩愈《送穷文》、李贽《童心说》、袁宏道《徐文长传》、廖燕《金圣叹先生传》等。
17、②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袁宏道《虎丘记》)
18、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鸿门宴》)
19、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
20、②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虎丘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②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3、①(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4、在此,我还要补充一点,即文言文的选择,不能一味遵从流俗。不能说只要是过去选家常选的我就要选,而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真正地为学生选出古人最上乘的文字。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所选苏洵的《六国论》一篇,真是平淡无奇,一篇老八股样式的文字,只不过受过去科举人士的推崇,今天的人还收录在教材中当成名作来教。还有苏东坡的几篇史论,也是类似的科举之作,并没有什么高明的思想情感在内,过去举子为了揣摩学习而奉为经典,我们今天就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了。
5、一般认为学习文言文应当从最为近代的作家入手,然后渐渐上溯到明清,唐宋,魏晋,秦汉,最后先秦。这个顺序有合理性。因为从表面上看,明清文言浅近的不少,比较适合初学学习。但读古文比较多的老师,会发现一个现象,即有些明清的文章甚至比秦汉的古文更为难懂。这是因为明清的文学家之前有两三千年的文化积淀,文字、词汇、典故、制度、人名,可以用得纷繁复杂,往往让人不知所措。而秦汉的作者,所读的多只是有限的儒家典籍或是诸子某派作品,因此更容易明白些。
6、钱基博(1887—1957),江苏无锡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国学家,教育家。其哲嗣钱锺书在他的严格教导下,后来成为中外闻名的大学者。钱基博早年曾在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吴江丽则女中等学校、圣约翰中学任国文教师与国文主任,后来历任圣约翰大学、国立北京清华大学、私立上海光华大学、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国立浙江大学、湖南国立师范学院、私立武昌华中大学等高校国文系教授、系主任、院长等职,1953年后任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
7、至于选文要符合时令这一点,格外新奇。钱基博认为,如果选文按照季节的顺序来选,就可以“即景指点”,将自然与文学的学习联系起来,增加学生的领悟。他这一点是从明代学者陈继儒学来的,陈继儒是《小窗幽记》的作者,他教学生读古文,就是按照节令来的,比如夏天下雨就教苏东坡《喜雨亭记》之类。因此钱基博决定在清明时节教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唐代萧隐士的《清明日南皮泛舟序》,其他时节以此类推,从古人文集中搜罗相应的篇幅。(见《吴江县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学三年级预定二三学期国文读法教材说明书》)
8、(7)林稍:树梢末端。
9、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D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10、①“(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11、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12、⑤彼且恶(何)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13、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14、听课请加入徐子曰学习qq群2182396
15、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16、⑥沛公安在?(史记《鸿门宴》)
17、①(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18、注意利用注释,利用平时积累的实词虚词知识,利用拓展联想和关联组词,确认字词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19、另外,他认为选文当用作者本色文字。他说,每选一家文字,应当选该作者最具特色的最具风格的作品,而不是选他的故意改变之作。他注意到有些人在编选文章时喜欢标新立异,去选择作者作品中那些不太符合作者一贯风格的作品。他认为这种做法容易将学者引入歧途。(见《中学校教授中国文学史之商榷》)
20、我认为这一点讲得也比较好。我们的教材中文言文里似乎还未出现这样的问题,倒是白话文的选择有这样的问题。比如胡适的《我的母亲》,就完全不是胡适的风格。这篇文章是徐志摩的劝勉下胡适作的纯文学的尝试,这是他的回忆录的开头部分,在这一段之后,他就又回到自己的简练明快的史学风格上去了。所以这篇文章的选择是很有问题的。既不是胡适文章的名作,又不属于他一贯的风格。很不合适。
五、游虎丘小记翻译
1、②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2、喜欢本文的亲们,别忘在页尾点赞哦
3、③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4、④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5、译文:这几条都是用兵的大忌啊!
6、钱基博认为,如果把文言文的讲读与文学史的教授分开,会造成一个非驴非马的境地。光学文言文则不知道流变,光学文学史则只是背得一些作者姓名哪朝哪代而已,教师对文学史讲得再天花乱坠,学生也是听得云里雾里,只听得教师在那东家长西家短,自己并没有什么深切的体会,味同嚼蜡。再者,如果编选教材者在文学流变上全不着意,要么是专宗秦汉,要么推崇明清,学生就更不明了文学史的演变了。于是钱基博建议,应在教授文言文的时候把文学史散入进去。在教师讲授文言文的时候,一是例举名家文字,二就是加上文学史上的内容,一起教授。具体做法是:
7、这是近几年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常用的是两段材料比较,材料的相关点一般在于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手法、社会意义等方面。有的以课内散文为主,链接课外相关材料(如江苏常州卷《邹忌讽齐王纳谏》与《成侯邹忌为齐相》,湖北黄石卷《出师表》与《诸葛亮言家事》);有的两篇都是写景的游记(广西柳州卷《三峡》与《与朱元思书》);有的是同一作者写不同景点的文章(如湖北潜江卷袁宏道的《满井游记》与《虎丘记》);有的用相关主题的两段材料(如山东滨州卷《鱼我所欲也》与《晏子谏景公》,福建厦门卷用两段赏荷的材料)。
8、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9、⑩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0、这是判断句的典型形式,“者”表示提顿,“也”表判断。例:
11、对一些名家名篇,还应了解作者的姓名、生活时代和篇名。
12、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13、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14、第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15、②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16、(1)贮故书在壁间()
17、今天是2021年9月21日,我是小纪。
18、钱基博说:“故选定国文教材者,须知儿童心性,与正襟谈文道理,如闻雅乐厌倦思卧,与之谈俚俗可笑事,则娓娓听,惟恐其言之尽。宜择古人滑稽文字,意含讽世,俚而不诡于正者,诱起儿童探讨文字之兴趣。”(见《吴江县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学三年级预定二三学期国文读法教材说明书》)
19、包括语言品味、修辞赏析、结构分析、文章风格阐释等等。答题时尽力借助已学过的课文,联想已做过的训练题,举一反由此及彼,寻求答案。
20、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六、虎丘记翻译
1、他的一生,是治国学的一生,也是教授国文的一生。在他长达五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密切关注文言文教学。他的遗著中对文言文教学也多有论及,如关于文言文的编选原则,教学方法,教材中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比例问题,白话与文言的互翻问题,文言阅读与朗读的方法等,都是他教学、治学切磋琢磨的结晶,值得我们加以吸收学习。本文仅就钱基博关于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的编选原则加以梳理,从而提出一些有利于提高今日教材编写质量的意见,供语文教育工作者参考。
2、出自:《西湖游记》是明代袁宏道所做的关于西湖美景的一篇游记。原文:
3、注:有的“者……也”形式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原因(实际上是因果复句),释为“之所以……是因为……”。例:
4、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仅在午、未、申三个时辰(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其实翠绿染着湖光的神秘,山中雾气染上彩色的神秘,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的时候才最浓丽!
5、④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6、每编选一代文字,先提纲挈领,叙明当代文学家有哪几个人,文章风格的转变如何,这几人之间又有何种关系。这样就可以在讲读文章的时候作为提示与概要。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本时期的文学流变、风格、大家、作品,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再去读这一时期的文章的时候,就明白得多了。
7、《虎丘记》是袁宏道游记散文中的名篇,袁宏道任吴县令时曾六次游览虎丘,辞官后又故地重游,写出这篇《虎丘记》。
8、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9、文章第②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四时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0、⑤不然,籍何以至此?(史记《鸿门宴》)
11、短文叙述了欧阳修得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的经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2、⑦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13、概括文意。往往通过填空、回答问题的方式,考查对文章层次、景物特点、内容要点(如湖北武汉卷10题: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吉林卷15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范仲淹读书时的轶事)、人物性格特征与感情态度、作品意义、阅读感受等方面的把握程度。这是除了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之外考查频率最高的点。解答时务必注意,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善于从细微处着眼,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同时要推敲答案用语的准确性,概括力求要言不烦,不偏不倚,切中要旨。
14、③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15、⑫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苏轼《赤壁赋》)
16、文言实词往往一词多义,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熟悉它们的义项;在结合具体的文言句子进行解释时,注意选出符合上下文的义项。
17、解析:出处《晏子春秋·谏下》,作者晏婴,译文:礼仪制度是人民遵守的纲纪。本句句末省略了语气词也字,这种句式很少见。本句礼仪制度和人民遵守的纲纪都是说的同一事物,所以是判断句。
18、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19、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20、你所说的是否柳宗元的一文?如果是的话,请参阅(吉林摄影出版社)一书,它有该文的原文及译文.
1、答案:《小石潭记》《桃花源记》《满井游记》与《游太和山日记》最近似。《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与《庐山草堂记》最近似。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自此”后断一处不扣分)溯:逆流而上。蹊:小路。及:到,达到。旦:早晨。“竖”“张”“走”“介峰寺间”或“面峰腋寺”均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介于香炉峰(或“山峰”)、遗爱寺(或“寺庙”)之间,那地方最美(或“最好”),又是庐山之最(或“第一”)。(境:地方;胜:美好的,优美的;绝:最,极;甲:第一。重点看以上四个关键词,大意正确即可)
2、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
3、钱基博认为中学应当教授中国文学史。当时民国教育部的《中学校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第四年教中国文学史,意在让学生明了古今文字的流派,讨其渊源。
4、现在教中学语文,受到很多限制,在课程安排上当然不能和钱基博的时代相比。但我们也总是要往上去靠。因为结合文学史的教学才是语言文学正确的教授方法。
5、刚开始陈设席位时,唱歌的人成百上千,声音如团聚在一起的蚊子,没法分辨识认。等到分队安排,争相以歌喉比高低;雅乐和俗乐各各陈献后,美和丑自然区别开了。不多时,摇头顿脚按节拍而歌的,只不过几十个人而已。一会儿,明月升到天空,月光照在石上尤如洁白的绢绸,所有粗俗的歌乐,不再发出声响,跟随着唱和的,只有三四个人。一支箫,一寸管,一人慢慢地打着歌板唱着,管乐伴着歌喉,声音清脆浏亮,使听的人深受感动。等到夜深,月亮西斜,树影散乱,于是连箫板也不用,一个人登场,四围的人屏住声息,声音如细而直上的毛发,响彻云端,每吐一字,几乎拖长达一刻之久,飞鸟听了为之回翔盘旋,壮士听了感动得流下眼泪。
6、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7、钱基博认为选文最忌篇幅过长,长的不应超过四百字,短的一百字。然后长短相间,均匀搭配。以学生每周能够熟读背诵为准。他说,读古文而不背诵,是不行的。文言精炼,古人佳作大多不长,比如《桃花源记》才二百九十七字,周敦颐的《爱莲说》才一百十八字。长一点的也不过四五百字,这样的篇幅,最便于学生熟读成诵。(见《吴江县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学三年级预定二三学期国文读法教材说明书》)这样的考虑当然是很好的。这一点,我们目前的教材做得还是可以的。
8、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9、⑮命坐于灵虚之下。(李朝威《柳毅传》)
10、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11、⑥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12、往往通过填空、回答问题的方式,考查对文章层次、景物特点、内容要点(如湖北武汉卷10题: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吉林卷15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范仲淹读书时的轶事)、人物性格特征与感情态度、作品意义、阅读感受等方面的把握程度。这是除了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之外考查频率最高的点。解答时务必注意,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善于从细微处着眼,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同时要推敲答案用语的准确性,概括力求要言不烦,不偏不倚,切中要旨
13、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14、译文: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沛公啊!
15、竹肉:《世说新语·识鉴》刘孝标注引(孟)嘉别传:“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答曰:渐近自然。”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肉指人的歌喉。
16、第1题考查文化常识。易错之处是误填他人的字号,误填朝代。如果了解欧阳修字号的来历就不会记错。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琴、一局棋、一醉翁,足以见他怡情书卷、涉趣棋酒的生活情趣。
17、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选为吴县令,饶有政绩。不久解官去,游览江南名胜。写下了很多着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
18、④惟马首是瞻(《冯婉贞》)
19、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
20、现在文言文教学的一大问题就在于文章过于枯燥、深奥,没有趣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语文教材的选文,初中所选还是比较丰富的,多是描写抒情的短章,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但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则大致不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范围,有些文章理学味道太浓,洒脱气不足,更不要谈趣味了。所以在上文言文课的时候,学生常常表现出缺乏兴趣的样子,视文言文为畏途。而我们往往将其归咎于学生的不思进取,却不去思考教材是不是出了问题,想一想,编选文言文的专家们知不知道学生的心性?有没有从浩如烟海的古书中找一些“意含讽世”“古人滑稽文字”来给学生学习?还是依旧在那正襟谈道理。
1、③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2、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3、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4、您好,翻译成这两个都可以,一个是Iwaswrong,另一个是MaybeIamwrong。
5、(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庐山草堂”旁的四季之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也有一组描写四季之景的句子,请默写出这组句子。
6、一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清朝时改为九十六刻。
- 推荐句子
-
- 相关句子
-
范仲淹岳阳楼记【简短100句】
穿井得人文言文翻译【简短58句】
柳海镇的微博心情说说(睡觉,希望一觉睡起来能
右溪记阅读答案【简短130句】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简短59句】
夸父逐日翻译【简短145句】
闲情记趣【简短147句】
迢迢牵牛星翻译【简短107句】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简短55句】
小戴礼记【简短57句】
三峡翻译和原文注释【简短86句】
阿斯兰战记的微博伤感说说(我当初鬼迷心窍看上
活版翻译【简短88句】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简短66句】
归去来兮翻译【简短98句】
季札挂剑翻译【简短66句】
氓的翻译【简短66句】
礼记礼运【简短150句】
文言文童趣翻译【简短127句】
石壕吏翻译【简短93句】
- 热门句子
-